何雅媛
郴州市第十五中学学生
作者简介
何雅媛,女,2011年10月出生,就读于郴州市第十五中学八年级。热爱学习,多次荣获“三好学生”“学习标兵”等荣誉称号。
创作背景:在城镇化进程加速的当下,作者以郴州乡村为地理背景,通过向日葵这一核心意象,展现了隔代亲情与成长感悟。文章通过童年与奶奶相伴的温馨回忆,回应了当代社会对亲情陪伴、精神传承的深切呼唤。
代表作品
向日葵物语
参赛作者:何雅媛(郴州市第十五中学)
指导老师:曹小燕(郴州市第十五中学)
清浅流年,时光潋滟。岁月的风如同一双温柔而无形的双手,在开合之间,轻轻抖落片片往事的芬芳。那些镌刻在生命韵律中的温暖瞬间,总是弥漫着向日葵的清香——那是奶奶给予我最绵长而深沉的感动。
童年时光,我大多与奶奶相伴。每当情绪低落或闲暇之余,她总会牵着我的手,在田野间小路漫步。走到家里种植的向日葵花田,她的步伐总会不自觉放缓。她凝视向日葵的目光,恍若盛满了整片星河。于是,在她生日那天,我悄悄折了一枝向日葵送给她。那一刻,奶奶脸上的笑容如夜空中绽放的烟花,明亮而温暖,她连连夸我懂事,而我的心中也漾起说不出的喜悦。
奶奶爱花,更善于养花。再难照料的花卉,在她手中皆可枝繁叶茂、绚烂生长。家中的后院仿佛一幅姹紫嫣红的锦绣图卷,而我总喜欢静静看她浇花——动作轻柔如呵护婴儿。我曾问她:“为什么您养的花都这样娇艳?”奶奶慈祥地笑了,眼中有光,她说:“养花啊,最要紧的是陪伴和耐心。你愿意花时间,它便愿以最美的模样回报你。”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她继而轻声问:“你知道奶奶为什么最喜欢向日葵吗?”我摇头。她望向我,目光温软如春水,说道:“因为奶奶希望我的乖乖,能像向日葵一样——永远明亮,永远勇敢,永远朝着光生长。”那一刻,我仿佛在她清澈的眼眸中,看见一粒向日葵的种子悄然落下,带着期盼,静默而坚定地生根发芽。
快上小学时,父母接我回城。离别那天,奶奶双眼泛红,而我第一次尝到了“不舍”的滋味。在新家的日子里,我常想起奶奶,想起她是否也感到孤单。后来在课堂上学到,向日葵的花语不仅是向阳而生,更象征着沉默而专注地陪伴。蓦然之间,我明白了奶奶深藏的心愿:她所要的,从来只是简单地陪伴。
自那以后,我一得空便回去看她。奶奶总是早早备好零食,笑得像孩子一样欢喜。我们坐在小院里,聊天、看花,时光仿佛又回到了从前。透过她,我才真正懂得了“陪伴”之于生命的分量。
晨曦初照,太阳一寸一寸爬过郴山的轮廓,将天边染成温柔的酡红色。柔和的光线为向日葵镶上金边,斑驳的花影落在奶奶身上,宁静、温暖,一如那些沉淀在岁月中的郴山郴水和从未远离的郴情。
作品点评
全文语言清新优美,充满诗意,营造了温暖宁静的意境。更可贵的是,作者从简单的陪伴中领悟到了深刻的生命哲学——爱与陪伴是相互的,是滋养彼此生命的最好方式。文末将个人情感归于郴山郴水的沉淀,巧妙地回扣了主题,完成了从小我情怀到家国乡土的情感升华。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黄萍
二审:刘娟丽
三审:李艳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