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菀
郴州市宜章县一六镇中心小学学生
作者简介
李鸿菀,女,2015年3月出生,郴州市宜章县一六镇中心小学学生,多次评为“优秀学生”,热爱阅读,喜欢创作文学。
代表作品
旅发会带来的超棒旅行
参赛作者:李鸿菀(郴州市宜章县一六镇中心小学)
今年秋天,老师带我们去东江湖研学,我早就激动得睡不着觉啦!以前只听爸爸妈妈说东江湖的雾超美,这次去了才发现,这里不只有雾,还有唱不完的渔歌、好玩的非遗市集,连学知识都变得超有趣,这绝对是我小学最难忘的一次旅行!
晨雾里的“魔法表演”
凌晨五点,天还黑蒙蒙的,我们就跟着老师往小东江走。刚到岸边,我就哇地叫出声——江面上飘着厚厚的雾,像给水面盖了层白白的棉花被,连远处的树都变成了淡淡的影子,感觉自己走进了童话里的仙境!
突然,雾里慢慢飘来一艘小船,船上的老爷爷穿着蓑衣、戴着斗笠,手里拿着一张大渔网。他胳膊一扬,渔网“唰”地飞出去,在晨光里闪着银亮的光,像撒了一把星星在雾里。老师说这是“雾漫渔歌”表演,老爷爷还一边撒网一边唱歌:“雾锁东江哟,鱼满舱……”歌声混着水声,好听极了!
表演休息时,我问老爷爷:“爷爷,您撒网撒得好厉害,能教我吗?”老爷爷笑着把渔网递给我,我学着他的样子甩胳膊,结果渔网没撒开,还差点缠住自己的手,逗得大家都笑了。老爷爷说:“慢慢来,这撒网和读书一样,得练!”原来这好看的“魔法”,都是老爷爷练了好多年才学会的呀!
超好玩的“非遗大派对”
上午的非遗市集,简直是我的快乐天堂!刚走进市集,就闻到一股香香的味道,原来是李阿婆在做东江鱼丸。她手里的木槌“咚咚咚”地敲着鱼糜,节奏特别好听,不一会儿就做出了圆滚滚的鱼丸,我尝了一个,鲜得我直点头,阿婆说:“郴州旅发会要来了,好多人都来买我的鱼丸,我天天都开心!”
旁边的陈爷爷在教大家编竹挂饰,他手里的竹子像听话的小蛇,一会儿就编出了小鱼、小篮子。我也拿了几根竹条跟着学,虽然编出来的小鱼歪歪扭扭,但陈爷爷还是夸我:“不错不错,第一次编这样已经很好了!”我把小鱼挂在书包上,感觉超骄傲。
最有意思的是“渔歌学唱”环节,非遗传承人教我们唱简单的渔歌。我跟着老师一句一句学:“东江的水哟,清又清……”虽然我唱得有点跑调,但大家一起唱的时候,特别热闹。老师说,旅发会就是要让我们这些小朋友也爱上家乡的渔歌,把它一直唱下去。
能学知识的“湖边课堂”
下午的研学课堂,一点都不无聊!老师带我们拿着小瓶子在湖边取水,还教我们用试纸检测水质。我把试纸放进水里,过了一会儿,试纸变成了浅绿色,老师说:“这说明东江湖的水很干净,我们要好好保护它!”我看着手里的试纸,突然觉得,保护东江湖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后来我们还去了东江文化展馆,里面有老渔船的模型,还有好多老照片。讲解员阿姨指着一张黑白照片说:“这是三十年前的东江湖,那时的码头还是土坡,现在这里修得这么漂亮,还能让大家学知识,多好呀!”我看着照片里的旧码头,再看看现在干净的栈道,觉得东江湖真的变了好多好多。
回家的路上,我摸着书包上的小鱼竹挂饰,心里满是开心。这次东江湖之旅,我不仅看到了超美的雾,玩了好玩的非遗项目,还学到了好多知识。老师说,旅发会让东江湖变得更棒了,以后会有更多人来这里玩。我真为家乡的东江湖骄傲,也希望下次还能来,再看一次雾里的“魔法表演”,再学唱一次渔歌!
作品点评
这篇研学日记满是孩童的鲜活视角,将东江湖晨雾撒网、非遗市集鱼丸竹编、湖边水质检测等场景写得生动有趣。旅发会的热闹与研学的收获交融,老爷爷的撒网箴言、陈爷爷的竹编鼓励,细节里藏着温暖与成长。语言稚气却真挚,把一次研学之旅写成了充满乐趣与意义的记忆,感染力十足。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李 妮
二审:陈华英 见习编辑 余丞林
三审:李艳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