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0649.邝鑫语 | 郴州市苏仙区金海学校教师
2025-09-19 09:56:18

  邝鑫语

郴州市苏仙区金海学校教师

作者简介

邝鑫语,女,2002年6月出生,毕业于湖南科技大学,现任教于郴州市苏仙区金海学校,担任语文教师。

代表作品

一座林城的光阴故事

参赛作者:邝鑫语郴州市苏仙区金海学校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郴州人,如果让我用一句话介绍我的家乡,那便是:这里的一山一水,都浸润着岁月深情,一街一巷,都弥漫着最抚凡人心的烟火气。

郴山,是刚柔并济的造化杰作

高椅岭,是上天挥洒在红土地上的狂想曲。那绛红色的丹霞岩壁,如鬼斧神工雕琢,壁立千仞,磅礴大气。当你立于龙脊之上,看山岭环绕碧水,赤岩映照蓝天,你会感叹自然的雄奇与生命的壮阔。而与高椅岭的“刚”相对应的,是莽山的“柔”。这里被誉为“第二西双版纳”,是地球同纬度保存最完好的原始森林。深入山中,云海翻腾,古木参天,溪流潺潺,每走一步都是一次生态氧吧的洗礼,每看一眼都是一幅水墨丹青。莽山,以其深沉的绿意和博大的胸怀,守护着郴州的南大门,也涵养了郴州人如山般坚韧、如林般包容的性情。

郴水,是流淌千年的诗意与浪漫

说到水,便不能不提那烟波浩渺的东江湖。每逢清晨,小东江上雾气升腾,一叶扁舟在雾中徜徉,渔夫挥洒着金色的渔网,此情此景,宛若一幅流动的山水画,让人忘却尘世的烦忧。而另一条滋养了郴州千年文脉的江水,便是穿城而过的郴江。它见证了无数历史变迁,也承载了千古愁思。宋代词人秦观谪居此地时,曾留下“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的千古名句,让这条平凡的江河充满了文学的惆怅与浪漫。如今,郴江两岸已是绿树成荫,灯火璀璨,它静静地流淌,将历史的诗意与现代的活力完美地融为一体。

郴情,是舌尖至味与市井温暖的交融

郴州的情,是热情,是豪情,更是弥漫在街头巷尾的生活之情。这份情,首先体现在美食上。作为临武本地人,我可以打包票:一只临武鸭,足以征服天下食客的味蕾。用本地的山椒、大蒜爆炒,鸭肉紧实香辣,是刻在郴州人DNA里的家乡味,是无论走到哪里都念念不忘的舌尖乡愁。当然,还有那一碗鲜美的栖凤渡鱼粉,火红的辣油,鲜美的鱼汤,劲道的米粉,是清晨唤醒郴州人的灵魂之汁。

郴州的情,更藏在沸腾的市井生活里:是北湖公园里悠闲散步、下棋唱戏的老人家;是兴隆步行街熙熙攘攘、充满活力的年轻身影;是夏夜路边摊上,一碟口味虾、几手烤串、一扎冰啤酒带来的酣畅淋漓。郴州人懂得生活,也热爱生活,我们既有闯荡世界的拼搏劲儿,也有享受当下、喝茶谈天的松弛感。

这就是我的家乡,郴州。它有山的坚毅,水的灵秀,更有人的热忱。它不张扬,却自有万千风情。我深爱着这片土地,并诚挚地邀请您,来亲身感受它的山水之美,人情之暖。来吧,朋友,我在郴州等您!


作品点评

这篇介绍郴州的文字极具感染力。以“山水情”为脉络,高椅岭的刚、莽山的柔、东江湖的诗意、郴江的文脉,刻画精准且画面感十足;又融入临武鸭、栖凤渡鱼粉等美食与市井烟火,让家乡既有自然之美,更有人间温度。语言细腻优美,字里行间满是对郴州的深情,读来让人对这座城心生向往。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王   君

二审:张振萍

三审:李艳艳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