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0644.朱忠伟 | 郴州市汝城县第四中学教师
2025-09-15 11:47:36

  朱忠伟

郴州市汝城县第四中学教师

作者简介

朱忠伟,男,2001年6月出生,郴州市汝城县第四中学教师。退役大学生士兵,荣获部队“优秀四有士兵”嘉奖。


代表作品

郴山郴水,情韵悠长

参赛作者:朱忠伟郴州市汝城县第四中学

在湖湘大地的南端,有一片钟灵毓秀的土地——郴州。这里的山,层峦叠嶂,似大地的脊梁,撑起一片澄澈的天空;这里的水,蜿蜒曲折,如灵动的丝带,缠绕着岁月的故事。郴山郴水间,流淌着无尽的情,那是自然的馈赠,是历史的沉淀,更是人心的温暖。

踏入郴州,仿若踏入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画卷。

苏仙岭,这座被誉为“天下第十八福地”的仙山,云雾缭绕,如梦如幻。沿着蜿蜒的山路拾级而上,身旁绿树成荫,繁花似锦,清风拂面,送来阵阵草木的清香。登上山顶,极目远眺,郴州城全貌尽收眼底,郴江如一条碧绿的绸带,穿城而过,将城市一分为二。此时,你会明白,为何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在此留下墨宝佳句。“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秦少游的千古名句道尽了郴州山水的灵韵与柔情。

而万华岩,又宛如地下的艺术殿堂。步入其中,仿佛穿越时空,进入了一个神秘的世界。形态各异的钟乳石在灯光的映照下,如梦似幻,有的如利剑高悬,有的似莲花盛开,有的像仙女下凡。脚下,地下河潺潺流淌,清澈见底,水中鱼儿欢快地游弋,似乎在诉说着万华岩的古老传说。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不禁感叹,郴州的山水,不仅有豪迈的气魄,更有细腻的情怀。

郴州的情,不仅在山水之间,更在深厚的人文历史之中。

裕后街,作为郴州的历史文化街区,承载着这座城市千年的记忆。古色古香的骑楼,斑驳的青石板路,仿佛在轻声诉说着往昔的繁华。漫步其间,你会看到街边的老茶馆里,老人们悠闲地喝着茶,聊着天,那浓浓的郴阳官话,带着岁月的温度,让人倍感亲切。在这里,时间仿佛慢了下来,生活回归到最本真的模样。夜幕降临,裕后街更是别有一番风味。华灯初上,灯光映照在郴江上,波光粼粼,如梦如幻。街边的小吃摊香气四溢,临武鸭、栖凤渡鱼粉、米饺等特色美食让人垂涎欲滴。找一家小店坐下,点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栖凤渡鱼粉,鲜嫩的鱼肉,爽滑的米粉,浓郁的汤汁,一口下去,全身都暖了起来,心中也满是对这座城市的热爱。

郴州,还是一片红色的热土。在汝城县沙洲村,“半条被子”的故事温暖了无数人的心。

1934年11月,三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她们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留给徐家。“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这句质朴的话语,深刻诠释了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鱼水深情。如今,在沙洲村,“半条被子的温暖”陈列馆静静矗立,向人们诉说着那段感人至深的历史。走进陈列馆,看着那半条被子的实物,听着讲解员深情地讲述,仿佛能看到当年女红军与徐解秀老人推让被子的场景,心中涌起无限的感动与敬意。

这片土地,还走出了邓中夏、黄克诚等众多革命先辈。他们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赞歌。他们的英勇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郴州人在这片土地上努力奋斗、追逐梦想。

郴山郴水郴情,是大自然的慷慨馈赠,是历史长河的深厚沉淀,是红色基因的代代传承。在这里,每一座山、每一条水、每一个故事,都饱含着浓浓的情。这情,如酒,越陈越香;如诗,韵味悠长。让我们走进郴州,聆听山水的低语,感受历史的脉搏,体悟那无尽的郴情,让这份美好,永远留在心间。


作品点评

文章从山水、人文、红色记忆多维度勾勒郴州,苏仙岭、万华岩显自然灵秀,裕后街藏市井温情,沙洲村“半条被子”故事传红色暖意。语言优美如画卷,融景、史、情于一体,既赞郴州风物之美,更颂其精神底蕴,字里行间满是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敬意。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王君

二审:张振萍

三审:李艳艳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