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809.李诗琴 | 郴州市桂东县沤江镇增口九年制学校学生
2025-09-08 12:45:31

  李诗琴

郴州市桂东县沤江镇增口九年制学校学生

作者简介

李诗琴,女,2011年6月出生,现就读于郴州市桂东县沤江镇增口九年制学校八年级。爱好广泛,在校期间积极参加活动,多次获得奖项。

代表作品

乡愁

参赛作者:李诗琴郴州市桂东县沤江镇增口九年制学校

指导老师:钟稳超郴州市桂东县沤江镇增口九年制学校

何为乡愁?

溪水潺潺流过,山风阵阵吹过,睁眼是我的家乡,那座属于自然的城市。

几乎每年暑假,我都会回到爷爷奶奶家住一段时间,在乡下远离了车水马龙和喧闹,看着此起的山,看着波光粼粼的河,我感到分外亲切,可却依然参不透人们口中的乡愁。索性不再思索,开始欣赏周身的一切。

正陶醉于家乡的一草一木时,奶奶一声呼唤将我拉回了现实,看着渐晚的天色,我赶忙拉起行李箱碾过未干的路面向家赶去。路上时有乡亲搭话,招呼我们过去尝尝自家树上新结的果,问问我的学习成绩如何,一番欢声笑语过后才回到家。

爷爷奶奶早已做好了饭菜,还特意炒了一碗喷香的黄糍粑招待我,饭后走出屋外试图抓几只萤火虫,却连个影子都没看到,屋内传来天气预报的声音,明天哪里天晴,明天哪里下雨,爷爷聚精会神地听着,盘算着明天去做点什么。或许是受此启发,或许是夜晚本就迷人,我鬼使神差地的抬起了头,于是漫天繁星猝不及防地坠入了我的眼眸。

夜幕的黑衬得星星格外的亮,一颗颗杂乱地连成了一片片,就像是仙女串起的珠帘,惊艳到让人移不开眼,联想到千百年前或许也有人与我赞美着同一颗星星,更是不禁感慨连连。忽然间被奶奶递来的生黄瓜堵住了嘴,于是对送我黄瓜的那位乡亲的赞扬,比心中的万千感慨更先说出口。

第二天的黎明是以天边泛起的鱼肚白作为开始的,随着时间推移,阳光越来越旺,照着每一个人,却拦不住辛勤的劳动人民和贪玩的孩子。我带着两个表妹在那条水渠里捉虾摸鱼,去那条小溪里互相泼水嬉闹,累了便坐在岸边的石头上等鞋子晾干,摘下远处的野果分食,看着清澈的溪水流过,又玩心大发地开始打水漂。路过的伯伯不但没有责怪我们惊吓到了他的鸭子,反而乐呵呵地加入进来,暂时放下手头的活计,耐心地教导我们怎么打水漂,直到表妹完美“出师”才欣慰离去。

回家路上,碰到了另一位不认识的叔叔,他和他的妻子正在洗菜,看见我们又欣喜地把我们叫过去,问完是谁家孩子又问些家长里短,感慨我们都长这么大了,短暂交谈过后,我又额外收获了一个西瓜,回到家迫不及待切开,红彤彤的,一看就熟透了,吃进嘴里果真是个顶甜的西瓜。

逍遥的日子总是转瞬即逝,差不多又要走了,上车前我伫立在原地良久,这里的山此起彼伏,这里的水交错纵横,这里的人无论认识与否,都对人那么热情和善,一切都美好得像古画中的世外桃源,坐车离去,眼睛望着窗外快速闪过的花草树木,脑子里想着这些时日的美好,心中泛起难受的波涛,终于明白了何为乡愁。

原来,乡愁就是深刻地爱着家乡的一草一木,也被家乡深爱着,却不得不离去。


作品点评

作品以细腻笔触勾勒乡愁,将自然之美与人间温情交织,揭示乡愁是土地与人的双向眷恋。繁星、黄糍粑、打水漂等意象鲜活,乡民的热情质朴凸显人情温度。结构上以时间线索串联场景,从黄昏到次日黎明,情感层层递进,结尾点题自然深刻。在现代化浪潮中,作品以淳朴乡情为锚点,唤醒读者对乡土本真的共鸣。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黄萍

二审:刘娟丽

三审:李艳艳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