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喆茜
郴州市东湾小学学生
作者简介
邓喆茜,女,2014年4月出生,现就读于郴州市东湾小学。作为一名湖南省红领巾小记者,她积极践行“发现家乡美、传播家乡好”的职责。曾在“读好书写好字讲好故事”中荣获“同讲郴州好故事”优秀奖,在“红领助力‘全球郴’”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在东湾小学第十届艺术节荣获特金奖,获曹灿杯国赛“非凡之星”奖、华语行国赛特金奖。
创作背景:怀着对郴州山水人文的深厚热爱,她利用课余时间走遍家乡,用眼睛欣赏家乡的美景,用心灵感受家乡的底蕴与这座城市的活力。本次创作,正是源于这份浓烈的家乡情,渴望以真挚的文字描绘郴州新时代的画卷,为擦亮郴州山水人文名片、助力文化强市建设贡献自己稚嫩却炽热的力量。
代表作品
梦中游记
参赛作者:邓喆茜(郴州市东湾小学)
指导老师:万丽君(郴州市东湾小学)
昨晚,我做了一个梦……
梦里边,雾蒙蒙的,什么也看不清,我摸索着,哎哟!撞到了一个人怀里,那人虽粗衣布履,却剑眉星目。刹那间,雾一下散开,他胸前的牌子上面写着三个大字:徐霞客!我的脑袋轰地一下炸开:徐霞客?
他就是课本中游遍山川湖海的徐霞客?他小心地扶住我后,起身望着我身后的郴州大地说道:“郴州,林、邑成郴,真乃林中之城也。”
我顺着他所指望去,青山如黛,云雾缭绕,这不正是我的家乡——湖南郴州吗?就在此时,他大步向前,衣袖带风,说道:“小友,来跟我一起,游玩郴州!”
我紧紧跟着他,穿行于莽山的云海之间,苍翠的原始森林在脚下延展;泛舟东江湖上,碧波如镜,倒映着两岸丹霞;漫步小埠古村,青石板路蜿蜒,老屋的飞檐上停着几只麻雀;探入万华岩的溶洞,钟乳石在火把映照下闪烁着奇异的光彩;登上仰天湖的高山草原,风吹草低,仿佛能触摸到天际……
最后一站是王仙岭。徐霞客站在山巅的寺庙前,指着斑驳的院墙道:“昨日行至此处,饥渴交加,幸得寺中僧人赠我粥饭,又赠盘缠,方能继续前行。”我笑道:“那可不,徐先生,郴州不仅山好,水好,人也好!”徐霞客听后,对着村庄遥遥抱拳,沉声说道:“他日若有机会,我定让世人皆知,郴州无山不奇,无水不秀,当与天下共赏!”
突然,我灵光一闪,拉着他奔向一栋建筑前面停下脚步,这里彩旗飘扬,人来人往,中央的广场赫然写着几个大字:山水画卷,郴州相见。徐霞客怔住了,手指微微发颤:“这是……?”“这是我所处的时代!如今的郴州,全国各地人们纷纷前来打卡游玩。徐先生,您的梦想,在千百年后的今天,实现了!”
他仰头大笑,笑声萦绕耳畔。而我就在这时醒来,仍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激动地跑向窗边,窗外正彩旗飘扬,人来人往,宛如梦中模样,我大声地对窗外的旅客喊道:走遍五大洲,最美有郴州,郴州欢迎您!
勋章的温度
参赛作者:邓喆茜(郴州市东湾小学)
指导老师:万丽君(郴州市东湾小学)
阳光穿过博物馆斑驳的窗棂,斜斜地洒在那枚静静陈列的勋章上。它看起来并不耀眼,却像一块磁石,牢牢吸引住我的目光。展台旁的介绍牌上写着它的主人——邓华将军,一位从湖南郴州走出的革命者。
我屏住呼吸,指尖轻轻触碰玻璃罩,仿佛这样就能离那段历史更近一些。玻璃冰凉,却在触碰的瞬间,让我感受到一种灼热的温度。它曾紧贴着将军的胸膛,在枪林弹雨中见证信仰的力量。1937年,郴州的青山绿水间,他告别家乡,带着乡亲们的嘱托奔赴战场。炮火连天,血染山河,他和无数战士用生命筑起一道防线,让破碎的土地重获希望。
如今,这枚勋章安静地躺在展柜里,而窗外,是它曾誓死守护的人世间——高楼拔地而起,街道车水马龙,校园里传来琅琅书声。战火早已远去,但勋章上的每一道划痕,仍在无声地讲述那个年代的烽烟与热血。
我微微俯身,与它平视,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响:“丹心照汗青,赤诚永不息。”那一刻,我忽然明白,勋章的意义不仅在于纪念,更在于传承。它提醒我们,今天的安宁,是无数人用生命换来的;而未来的路,需要我们这一代人继续坚定地走下去。
离开前,我再次凝视它,在心中许下誓言:愿以我之青春,守护这来之不易的中华盛世。
作品点评
《梦中游记》构思精妙,以梦为马,穿越古今,将徐霞客的传奇与郴州的山水人文完美融合,创意十足。全文行文流畅,画面感极强,带领读者身临其境般畅游莽山云海、东江碧波,情感真挚自然。结尾处古今呼应,“走遍五大洲,最美有郴州”的口号铿锵有力,极具感染力和传播性。
《勋章的温度》情感真挚,结构清晰,由物及人、由历史到现实,过渡自然。作者通过细腻的触觉与视觉描写,将勋章的历史温度与当代意义巧妙联结,既有个人体验,也有家国情怀。体现出学生较强的感悟力和语言表现力。结尾的誓言升华主题,富有感染力。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李 妮
二审:陈华英 见习生 胡云可
三审:李艳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