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颖
郴州市宜章县第二完全小学学生
作者简介
邓颖,女,2013年8月出生,郴州市宜章县第二完全小学学生。她学习成绩向来优秀,从入学开始到小学毕业一直都是“学习标兵”。她从小就对阅读和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多次被评为学校的“阅读之星”,2024年还荣获了郴州市“优秀阅读之星”称号,今年被评为县级“三好学生”。
创作背景:作者每天背着书包走在玉溪河畔,目睹河两岸的点滴变化,亲身感受它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于是情不自禁地想要对它高歌一曲,笔尖自然而然地写出了这篇故事。
代表作品
清清玉溪河,悠悠家乡水
参赛作者:邓颖(郴州市宜章县第二完全小学)
指导老师:廖淑慧(郴州市宜章县第二完全小学)
我的家乡在宜章县城,那里有一条贯穿县城的玉溪河。玉溪河流域呈柳叶状,地势由南向北倾斜。近年来,随着政府加大力度改造河道,玉溪河变得更美了。
晨曦微露,薄雾如纱,轻轻笼罩在玉溪河上。上游的黄岑岭水库宛如一块温润的碧玉,将山间的灵气悉数收藏。水库的水面平静如镜,倒映着蓝天白云与苍翠山峦,仿佛是大自然最精致的梳妆镜。偶有翠鸟掠过水面,翅膀轻点,漾开一圈圈涟漪。每当蓄水期来临,清澈的山泉水便从闸门缓缓流出,如同母亲纯净的乳汁,滋养着下游的每一寸土地。
顺着水流而下,玉溪河展现出另一番动人的景致。两岸的紫荆花竞相绽放,粉白相间的花朵如云似霞,与碧绿的河水交相辉映。花丛中,几只色彩斑斓的蝴蝶翩翩起舞,它们时而停在花瓣上吮吸甘甜的花蜜,时而又追逐嬉戏,为这片绚烂增添了无限生机。勤劳的小蜜蜂也没闲着,它们正忙碌地采着花蜜呢!路过的小鸟也被这美景陶醉了,站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唱着歌,仿佛在说:“这里真美啊!”
清晨,玉溪河畔人流涌动,散步的,晨跑的,骑自行车的,卖菜的,洗衣服的,跳广场舞的……音乐声中,李婶正带着她标志性的灿烂笑容,跳得格外起劲。邻家的王阿姨笑着打趣:“李婶,你这舞步都快赶上年轻人了,是不是喝了玉溪河的灵水,越活越年轻啦!”李婶一边调整着队形,一边高声回应:“那可不!你瞅瞅这河水,清得能看见底儿!以前哪敢想啊,水里又脏又臭,夏天味儿大得让人绕着走。现在你看,水里还有小鱼跟着咱们的节奏游呢!”说完,她指了指水面。果然,一群小鱼在水里穿梭,仿佛在为这充满活力的清晨伴舞。
夜幕降临,玉溪河又展现出宁静祥和的一面。两岸的灯光次第亮起,映照在河面上,如同洒落了一地的星辰。岸边的路灯下,几位老者手持钓竿,静静地坐在河边。他们的眼神专注而平和,仿佛在与河水进行着一场无声的对话。老张头盯着浮标,忽然,浮标猛地一沉,他手腕一抖,一条银色的小鱼便被甩到了岸边的草丛里。
“嘿,今儿运气不错!”旁边的老李头羡慕地说。
“运气是一方面,这水好才是根本。”老张头一边熟练地摘下鱼钩,一边感慨道,“想当年,这河里哪还有鱼啊?水黑得像墨,捞上来的都是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这几年,政府下大力气治理,清淤、排污、美化河道、种树、建公园。你看现在,水清了,鱼回来了。我们这些老头子也有了这消遣的好去处。”
老李头深有同感地点点头:“是啊,这变化太大了。以前是‘绕着河走’,现在是‘围着河转’。你看,晚上散步的、跳广场舞的,比白天还多呢!这河,成了咱们玉溪的‘聚宝盆’和‘开心果’了。”
他们你一言我一语,言语间满是欣慰与自豪。岸边的草丛里,不知名的昆虫开始合奏起属于夜晚的交响曲,与远处偶尔传来的几声蛙鸣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和谐的田园乐章。
回首往昔,玉溪河的沧桑巨变,是政府与百姓共同努力的见证。如今,它不仅是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家乡人的母亲河,更是我们幸福生活的源泉。它的清,它的美,以及那些与之相伴的欢声笑语,将永远流淌在每一个家乡人的心中,成为我们心中最珍贵、最充满诗意的记忆。
作品点评
这篇文章字里行间流露着对玉溪河的深深热爱。文章通过对上游水库美景、玉溪河两岸竞相开放的紫荆花的描写,以及清晨跳广场舞大妈和傍晚钓鱼大爷的对话描写,处处流露的都是作为宜章人的自豪,以及对家乡的热爱。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李 妮
二审:陈华英 见习编辑 余丞林
三审:李艳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