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0621.何弈缇 | 郴州市资兴市立中学学生
2025-09-04 10:41:22

  何弈缇

郴州市资兴市立中学学生

作者简介

何弈缇,男,2008年3月出生,郴州市资兴市立中学学生。

创作背景:作者是资兴人,他去过很多地方,都觉比不上自己的家乡。他想用文字介绍美丽的家乡,尤其是去年的 “7·27”抗洪令他印象深刻,他希望通过此文表达对家乡的敬意。

代表作品

郴山郴水总关情

参赛作者:何弈缇郴州市资兴市立中学

指导老师:刘云暖郴州市资兴市立中学

晨雾中的郴山如黛,暮色里的郴水似绸,而生活其间的人们,眉眼间总带着一份独有的温润与坚韧。郴山郴水郴情,共同描绘了大美郴州。

“晨看回龙望日,夜枕星汉入梦 ”。清晨的浓雾笼罩了回龙山,站在山顶见云海翻涌如龙脊,待旭日初升,霞光破晓,翻涌的云海被镶上了金边,古老的庙宇被镀上了金辉,古南岳似乎有低低龙吟,庇佑着芸芸众生。相传炎帝神农氏驾崩后,灵柩南归,途经资兴时,一条护驾的青龙依依不舍,回首望祖,化作山脉——这便是回龙山的由来。儿时的我并不了解回龙山的传说,只知道这座山很灵,好像有神仙,被懵懵懂懂地带入庙中祭拜,见青烟袅袅,后面的神像中有种说不出的慈悲关爱,仿佛抚摸着每一个虔诚信徒,山间青石古道上络绎不绝的人们诉说着对神农的思念,云雾缭绕中似有龙吟低回。记得那次露营,我望着漫天繁星,感叹于回龙之清丽;次日清晨,我再看台上,见东方吐白,震撼于回龙之磅礴。还记得那年冬日我登上回龙山,凛冽之景映入眼帘——枯枝挂着冰霜,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登回龙,见天地——云海之上,有古南岳千年一叹。”

“晨雾朦胧舟破晓,午波潋滟日熔金,夜渔星火睡眠月 ”。清晨的东江湖最是动人,乳白色的雾如轻纱般笼罩着江面,远远望去,两座青山间也挟着白雾,仿佛世外桃源,修仙之地。一叶扁舟划过江面,仿佛从仙境而来的世外高人,渔网一撒,又添了几分生活烟火,两岸青山被染成墨色,传来清脆鸟鸣,蝉和青蛙仿佛也心有灵犀,与鸟儿一齐奏响这山间之乐,在江边,一阵凉气便袭来,为专程而来的旅人驱散烦躁暑气,山间瀑布一个接着一个,在山林间时隐时现,清晨的东江湖仿佛蓬莱仙境;待雾散去,我们得以看到东江湖的全貌,碧蓝的湖水让人感叹大自然的美丽,近处如翡翠,远处如琉璃。待正午之时,阳光毫不吝啬地倾泻,江面仿佛漂着一层撕碎的金箔,随着碧波起伏,好像倒映的星空般璀璨夺目,令人移不开眼。鱼从江中一跃而起,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连带着的水珠也如同一串断了线的宝石,绽出耀眼的光芒,东江湖是连阳光都格外偏爱的地方;待傍晚,天边“燃”起一场大火,云霞如泼洒的颜料盘,绚烂无比,坠入碧波,渲染了一幅新的画卷,让我不禁吟出“微风万顷靴纹细,断霞半空鱼尾赤”。世人皆寻桃花源,而东江湖本就是遗落在郴州的桃花源。

患难方知肝胆照,浮华散尽见真心。去年的“7·27”洪灾令我印象深刻,那天我还在学校,大雨一直没停,水已经浅浅没过了我的脚踝,我不以为意,因为每年都会有一两天暴雨,但是我订的票却因为大雨而被退了。待我回到家,雨势更大了。紧接着,暴雨红色警报响起,特大洪灾来了。我看到了屋外的大雨,毫不留情地击打着玻璃,天也是黑乎乎的,完全看不清窗外的景象。我打开电视,就见电视台在报道此次洪灾的威力之猛,损伤之大,泥石流、塌方、滑坡接踵而来,我看到曾经碧波万顷的东江湖染上了黑颜色,因为山体坍塌;我看见本来清澈的鲤鱼江大桥下的水变成了黄泥水,水面快与桥面齐平;我看见兴宁街道上的水已经涌进了店铺。我第一次感受到大自然的恐惧,但是比恐惧更多的却是温暖,我看见一个个远在他乡的老乡打来钱款,用于救灾;我看见一个个公众人物在网络上发声,呼吁全体人民共同救灾;我看见一张张熟悉的面孔自愿前往州门司等地去当志愿者,搞卫生、发物资;我看见一位位村支书顶着瓢泼大雨去安顿村民;我看见李强总理及其一众领导来到了资兴,我感到一股暖流涌入了心中,我们不仅有热心的本地人,还有牵挂我们的党和国家。

我又一次来到了东江大坝,看着这个亚洲第一的杰作,心中不免充满感慨。我在网上查看了去年洪灾的开闸视频,这是东江大坝自1986年建成以来第二次开闸,可见灾情之重,我也体会到了这个建筑的宏伟巨大,同时我也想起了多年以前的事情。我小时候问奶奶,她家在哪,她指了指东江湖,说在这下面。幼时的我不懂其中含义,直到我去了移民博物馆,我才窥见了一些关于移民的踪迹,正因为有了这些人的牺牲,才有了美丽的东江湖,那些移民的人看东江湖,何尝不是在看自己的家乡呢?《乡土中国》中曾说,中国人是有“安土重迁”观念的,但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约6万人民毅然决然背上行囊,离开故土,只为造出一座东江大坝,这无疑是历史上一大壮举,是我们郴州人的骄傲!三峡人民为造大坝背井离乡,资兴人民亦为造大坝离开故土。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依然壮观,可人民的汗水奉献也深入人心。

山水画卷,郴州相见。当暮色染红回龙山的轮廓,当东江湖的雾霭轻轻缭绕翠山之间,这片土地的故事也会随着晚风,飘进每个亮着灯的窗中。山水是郴州的容颜,人情是郴州的灵魂。


作品点评

这篇文字以 “郴山郴水郴情” 为魂,串联起回龙山的传说与云海、东江湖的晨雾与晚霞,自然之美中浸润人文温度。洪灾中的守望相助与东江移民的奉献牺牲,让山水有了精神厚度。文字在诗意与厚重间流转,尽显郴州的容颜之美与灵魂之暖。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李金香

二审:张振萍

三审:李艳艳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