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成
郴州市桂东县沤江镇增口九年制学校学生
作者简介
郭德成,男,2011年11月出生,现就读郴州市桂东县沤江镇增口九年制学校七年级。
代表作品
水墨丹青里的郴州
参赛作者:郭德成(郴州市桂东县沤江镇增口九年制学校)
第一笔 雾锁东江
八月晨雾最是缠绵。当第一缕阳光刺破云层,东江湖面蒸腾的水汽编织成了千米长的素纱,渔船拖着淡青色影子缓缓划过,船头渔娘哼着的瑶族山歌与桨声相互应和。伸手触碰船舷,冰凉的清水倏地钻入指缝——这一汪北纬25度的碧水,连水纹都带着南岭特有的温暖。
第二笔 赤焰丹霞
正午的高椅岭是大地燃烧的证明,褐红色岩体在炎热下犹如淬火的铸铁,岩缝间倔强生长的马尾松投下斑驳阴影。沿着峡谷行走,能听见岩层深处传来“咔哒”的矿物质裂声,那是亿万年地质运动的余韵。放羊人腰间悬挂的铜铃叮当作响,惊起岩壁上一群白腰雨燕。
第三笔 暮染仙踪
日暮时的苏仙岭藏着郴州最厚重的记忆。三绝碑前,总有老人用郴州话诵读秦观词,抑扬顿挫的方言与蝉鸣混成奇妙的二重奏。当山脚鱼粉摊的炊烟袅袅升起,整座山层便浸在香辣鲜香里,这是山水与人间烟火最默契的共生。此刻方懂“郴江幸自绕郴山”的深意,原来天地早将诗意写满了这片土地。
作品点评
这篇文字以“三笔”勾勒郴州风物,笔意灵动而厚重。晨雾中的东江如素纱铺展,渔船山歌藏着水乡柔情;正午高椅岭丹霞燃岩,地质余韵与生灵交响;暮时苏仙岭词韵炊烟交织,秦观诗意融于烟火。作者以感官细节串联山水人文,从自然灵韵到历史余温,让郴州的诗意在光影声色中流转。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黄萍
二审:刘娟丽
三审:李艳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