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776. 张诗涵 | 郴州市永兴县永一中学学生
2025-09-03 11:08:12

  张诗涵

郴州市永兴县永一中学学生

作者简介

张诗涵,女,2011年11月出生,就读于郴州市永兴县永一中学。

创作灵感:便江的清澈碧波和两岸的景色,构成了我心中最美的家乡画卷;栖凤渡鱼粉,那独特的鲜辣味道,是她记忆中最难忘的美食。她希望她的作品不仅能够记录下这些美好的回忆,也能唤醒人们对家乡自然和文化的珍视。

代表作品

山水郴情

参赛作者:张诗涵郴州市永兴县永一中学

指导老师:罗  兰郴州市永兴县永一中学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的诗句像一缕晨雾,轻轻拨动我记忆的琴弦。我的家乡在郴州永兴,那便江的粼粼波光总会在心头荡漾,那栖凤渡鱼粉的鲜香总会萦绕在舌尖。这份郴情,是时光长河里最明亮的印记。

永兴便江的晨光总是带着梦幻的色彩。永兴的便江山清水秀,景色迷人。江水清澈,碧波荡漾,两岸景色秀丽,如诗如画。这里还有韩愈留下的摩崖石刻,古渡口、古桥等遗迹,充满文化底蕴。便江四季皆美,春天生机勃勃,夏天绿树清凉,秋天枫叶似火,冬天静谧美好。便江既有自然之美,还有文人之韵,便江北上,韩愈也被这山水震撼,刻下“昌黎经此”,这是一处很好的旅游胜地。

“东江下游,耒水之上,不仅有三湘名胜,百里便江,更有让人魂牵梦萦的栖凤渡鱼粉。”这碗看似平常的鱼粉里,盛着郴州最地道的烟火气息。清晨的栖凤渡街,鱼粉的香早已弥漫开来。老灶台上的大铁锅里,奶白色的鱼汤翻滚着,升腾的热气中裹着花椒的麻香、鱼肉的鲜香和辣椒的辛香。看那师傅娴熟地烫好米粉,舀上一勺滚烫的鱼汤,再铺上几片薄薄的鱼肉,我的心也跟着温暖起来。

先小心地吹开汤面的红油,轻啜一口原汤。滚烫的汤汁滑过舌尖,鲜香立即在口腔绽放,随后是微微的麻辣跳动在我的舌尖,这滋味让我想起母亲的温暖怀抱。鱼肉片得极薄,透着光,用筷子轻轻一夹就散开,入口即化,鲜嫩的让人惊叹。最妙的是那鱼辣香味,米粉筋道爽滑,挂满汤汁的醇厚,每一口都是满满的幸福感。这碗鱼粉不仅蕴含在郴州人的日常生活中,也逐渐被外地人所接纳。他们小心翼翼地尝了一口,眼睛就瞬间瞪大了,脸颊微红,神情惊喜又兴奋:“哇,这鱼粉太爽了,非常香,不过就是太辣了!”他一边吸着鼻子,一边大口吃着,脸上满是享受。吃完后,他感慨道:这味道太独特了,真是让人回味无穷,郴州的美食,果然名不虚传!

近年来,郴州大力推广“山水乡情”文化,让更多人领略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文化和旅游局推出的“寻味郴州”主题活动,邀请游客体验鱼粉制作,在揉面、熬汤、品尝的过程中,传递着“一碗鱼粉见郴情”的深厚文化。我想说的是:这鲜味来自便江之水,这辣味是郴州人的热情,这碗里盛的,是我们代代相传的郴情啊!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土地爱的深沉。”如今的郴州正以开放的姿态欢迎着大家的来临。便江的烟波依旧如诗,栖凤渡鱼粉依旧飘香。这些印记,是文化发展的根基,是城市发展的底色,更是郴州人心中的永恒坐标!


作品点评

文章以杜甫诗句引出对郴州永兴的眷恋,便江四季美景与人文遗迹交相辉映,栖凤渡鱼粉的鲜香承载着烟火温情。将自然、美食与“郴情”相融,借文旅活动展现文化传承,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尽显对家乡的深爱与自豪。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黄萍

二审:刘娟丽

三审:李艳艳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