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芷毓
湘南学院附属小学学生
作者简介
张芷毓,女,2014年12月出生,湘南学院附属小学五年级学生。她善于思考、性格乐观,喜欢阅读、写作、朗诵、主持等,是校播音员,每学期被评为校“三好学生”,并多次参加中省市组织的演讲、写作等活动20余次,获奖20余项。其中,获首届中国诗歌学会“童诗大会”青少年诗歌朗诵“朗诵金星”、第二届“动听语文”青少年语文诵读素养大会全国特等金奖、第十届“曹灿杯”全国金奖、2024年“广播之声”全国赛金奖、2025青少年儿童艺术大会暨“第十一届”曹灿杯获得全国银奖。
代表作品
福地郴州,诗意苏仙岭
参赛作者:张芷毓(湘南学院附属小学)
指导老师:伍惟(湘南学院附属小学)
“一山一湖一画卷,一福一泉一郴州。”每当我听到这句赞美家乡的话语,眼前就会浮现出苏仙岭的秀丽风光。作为郴州的城市名片,苏仙岭不仅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瑰宝,更承载着这座城市千年的文化记忆。今天,就让我带领大家一起探寻这座“天下第十八福地”的独特魅力。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海拔526米的苏仙岭,自古就有“天下第十八福地”的美誉。清晨,薄雾轻笼山间,苍翠的古松若隐若现,这就是著名的“苏仙云松”奇景。相传西汉年间,一位名叫苏耽的人曾在此济世救人,最终得道成仙,这座山也因此得名。
漫步在苏仙岭的石阶上,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宋代词人秦观曾在这里写下“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的千古名句。而在山顶的屈将室,我们还能看到张学良将军当年挥笔写下的“恨天低,大鹏有翅愁难展”十个大字。1938年,这位抗日名将被囚禁于此,满腔报国热忱却无处施展。如今,这里已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作为集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大荣誉于一身的文化瑰宝,苏仙岭就像一本厚重的史书,既镌刻着郴州钟灵毓秀的山水画卷,更承载着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站在山顶远眺,整个郴州城尽收眼底。在这片红色热土上,一代又一代郴州人用勤劳的双手守护着绿水青山,传承着红色基因,让革命精神在这片土地上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这就是我深爱的家乡郴州!山色凝画,史韵成诗。欢迎来到我的家乡,在苏仙岭上观看变幻云海,在郴江边上感受流淌岁月。让我们在这山水处相逢,与时光温柔相拥,遇见更快乐的自己。
争做小水滴的守护者
参赛作者:张芷毓(湘南学院附属小学)
指导老师:伍惟(湘南学院附属小学)
我曾经有一个疑问,一直困扰着我。为什么明明水很多很多,怎么用都用不完,妈妈却总是要我和弟弟妹妹节约用水。家里淘米的水会用来洗拖把、浇花,洗了菜、洗了脸的水会用来冲厕所,谁要是刷牙忘记关水龙头,还要罚做家务。直到去年,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2023年9月16日晚上,妈妈带着我和妹妹,守在电视机前观看第二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开幕式直播。在发布《东江湖宣言》那刻,妈妈居然哭了。我好奇地问:“妈妈,你怎么了?”妈妈告诉我:“这份宣言不只是宣言书,更是动员令。”她说,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许多人正面临严重的水风险和水危机,全世界约有20亿人无法获得安全饮用水,全球有40%的人受到缺水的影响,保护水资源迫在眉睫。妈妈产假没休完返回工作岗位,一直加班加点就是为了起草好这份宣言,和国内外专家一起向世界发出这份来自我们郴州的《东江湖宣言》,号召大家共同努力保护水环境。她还说,这份宣言就像她的孩子,十月怀胎终于呱呱落地、光彩耀人,她是喜极而泣,为能有这样一个守护水的机会而感觉幸运。
那刻我才明白为什么妈妈从小就引导我们要节水,为什么在别的小朋友周末跟着爸妈去游乐场时,她却带我们一起去参加清理河流、湖泊的活动。妈妈是在用自己的行动履行她的责任啊!也是那刻,我才意识到,作为地球的一分子,小小的我也有着护水小卫士的责任!
同学们,水是万物之母、生命之源。如果没有水,不会再有春暖花开,不会再有夏日清凉,也不会再有秋桂飘香,更不会再有冬日飞雪;如果没有水,那些美丽的河流和海洋将不复存在,植物会枯萎凋零,大地变得荒凉贫瘠,人类和动物将无法生存,一切生物都将逐渐灭绝。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刷牙洗脸间断性放水,洗手洗澡及时关水,不玩水、不浪费水,节约用水,从我们做起,从小事做起,争当小水滴的守护者,珍惜身边的每一滴水,不要让地球上最后一滴水成为我们的眼泪!
作品点评
《福地郴州,诗意苏仙岭》以“天下第十八福地”为引,串联苏仙岭的仙韵与史痕:云松藏仙气,秦观词留韵,屈将室蕴爱国魂。自然与人文交织,既展山水灵秀,又传红色基因,末句邀约尽显热忱,让苏仙岭的厚重与鲜活跃然纸上。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李 妮
二审:谢莉娜
三审:李艳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