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海彤
郴州市宜章县湘南红军学校学生
作者简介
廖海彤,女,2014年10月出生,郴州市宜章县湘南红军学校学生。她热爱班级,热爱学习,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如书画比赛,手抄报比赛,征文比赛等,并多次获奖。
代表作品
爬苏仙岭
参赛作者:廖海彤(郴州市宜章县湘南红军学校)
指导老师:李基红(郴州市宜章县湘南红军学校)
“妈!你看这草叶上的水珠子,能照见我的脸呢!”我蹲在山门口的石阶边,手指轻轻一弹,水珠嗖地飞出去,溅在爸爸的运动鞋上。他笑着拽我起来:“再玩,等会儿山顶的风都被别人抢啦!”清晨的风裹着松针的清苦味儿,吹得人鼻子发痒,路边的野菊开得星星点点,黄灿灿的,像撒了一地碎金子。
山脚下的石阶被踩得光溜溜的,缝里嵌着些小石子,我专挑有石子的地方踩,咯噔咯噔响。卖米糕的陈奶奶支着竹筛子,米糕冒着香甜的白气,惹得人直咽口水。“细伢子,来块热乎的?”她用竹片给我挑了块带红枣的,米糕软乎乎的,烫得我直搓手,妈妈在旁边笑:“慢点吃,别像只小馋猫。”爸爸趁我不注意,偷偷咬了一口,被我发现了,追着他跑上三级台阶,笑声惊飞了树枝上的麻雀,扑棱掠过头顶。
往上爬时,石阶渐渐陡起来。我扶着旁边的栏杆走,栏杆被摸得滑溜溜的,带着点潮乎乎的凉意。忽然看见树干上有个树洞,里面塞着片枯叶,像谁藏的小秘密。“快看!”我扯着妈妈的袖子,一只小松鼠叼着松果从眼前窜过,尾巴蓬松得像朵大蒲公英,爸爸举着手机要拍,它早没影了,只留下几片晃动的叶子,像在嘲笑他动作慢。
到三绝碑时,我正靠在石栏上喘气,穿蓝布衫的老爷爷蹲在碑前,用毛笔蘸着水描那些模糊的字。“爷爷,你在画画吗?”我凑过去问。他放下笔,手掌轻轻拍着石碑:“这是古时候的人写的诗,怕被雨打模糊了,描描清楚,好让你们娃娃也能看见。”阳光穿过叶缝落在碑上,字里行间像淌着光,爸爸想给我念手机上的解释,我却记住了老爷爷的话:“字是死的,山是活的,活山养着死字呢。”爬最陡的那段石阶时,我腿肚子有点打颤,像踩着棉花。妈妈在后面推我一把:“加油!山顶有野果子!”其实我知道她骗我,可还是咬着牙往上挪。旁边一个扎马尾辫的小姐姐超过我们,回头冲我做了个鬼脸:“快点呀,上面的风可凉快了!”她的运动鞋沾着泥,裤脚卷着,露出的脚踝上有个小小的疤,像朵调皮的小花。
等爬上山顶,我一屁股坐在苏仙观的门槛上,浑身的汗顺着脖子往下淌,像有小虫子在爬。山顶的风果然厉害,“呼啦啦”吹得头发乱飞,把汗都吹成了凉丝丝的水。往下看,山像铺了层绿毯子,路边的房子小得像积木,我忽然想起陈奶奶的米糕,原来站得高了,连香味好像都能看得更远。
妈妈掏出纸巾给我擦脸,爸爸举着相机喊:“来,跟道观合个影!”我拉着他们的手跑到观前的老槐树下,树影斑斑点点落在我们身上,像撒了把碎银子。正拍着,刚才的小姐姐跑过来:“我帮你们拍吧,三个人都能照上!”她举着手机,指挥我们“靠近点,笑一个”,声音脆生生的,像山涧的水。
下山时,脚步轻快多了,我蹦蹦跳跳地数台阶,数到五十就数乱了,因为总被路边的东西勾住眼:开得正艳的野蔷薇,沾着露水的蕨类植物,还有石阶上不知谁丢下的半块饼干,被蚂蚁们抬着搬家,像支小小的队伍。
回到山脚下,陈奶奶的米糕快卖完了,见我们过来,塞给我块剩下的:“爬到顶啦?厉害!”米糕有点凉了,可甜丝丝的味道一点没变。我摸着兜里老爷爷描字时掉落的小毛笔头,忽然觉得这山真有意思,石阶会记着谁的脚印,风会带着谁的笑声,连树洞里的枯叶,都藏着好多暖暖的故事。
回家的路上,我把毛笔头夹在书里,它带着点潮湿的土腥味,像把山的味道也带回了家。爸爸问我累不累,我晃着腿笑:“不累!下次还要来,看看老爷爷把字描得更清楚了没。”
作品点评
这篇作文满是孩子气的鲜活。玩草叶水珠、追松鼠、数台阶,细节像沾着露水的野菊,透着灵气。陈奶奶的米糕、描字爷爷、扎辫姐姐,让山有了暖乎乎的人气。语言蹦跳着童趣,风里都飘着欢喜。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李 妮
二审:谢莉娜 见习生 胡云可
三审:李艳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