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屹
郴州市宜章县湘南红军学校学生
作者简介
谭屹,女,2013年3月出生,郴州市宜章县湘南红军学校六年级学生。她品学兼优,始终以身作则,长期担任班长和校少先队大队长,展现出优秀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强烈的责任感。作为学校红色文化馆的资深讲解员,她以饱满的热情和生动的讲述,向同学们宣讲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是校园里闪亮的“红色小喇叭”。
她积极参与学校各项重大活动,多次在庄严的升旗仪式以及“六一”儿童节等庆典中担任主持人,台风稳健,表达清晰流畅,展现了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沉稳大气的风采。
代表作品
我的家乡——大美郴州
参赛作者:谭屹(郴州市宜章县湘南红军学校)
指导老师:李彦丽(郴州市宜章县湘南红军学校)
我的家乡在郴州,它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福城”。大家都说这里是“温泉之乡”和“有色金属之乡”,可我觉得,郴州最美的还是它独一无二的风景和故事。它藏在南岭和罗霄山的怀抱里,是长江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这样的地方,怎么能不美呢?它的美呀,藏在青青的山里,藏在柔柔的湖水中,藏在古老的故事里,也藏在那些闪闪发光的红色记忆里。
清晨的东江湖最美了!一层薄薄的雾,像给湖水盖上了一层轻柔的白纱,一切都朦朦胧胧的,像在做梦。四周的青山倒映在湖水里,随着水波轻轻摇晃。看,湖面上漂着一叶小舟,穿着蓑衣的渔夫叔叔手臂一扬,渔网像朵花儿一样撒开,扑通一声落进水里。这画面,让安静的湖一下子有了生活的气息,真美!
莽山可是看日出的好地方!站在最高峰,等着太阳公公起床。哇!天边先是染上漂亮的红色、橙色,接着太阳猛地一跳,整个儿露出来啦!金灿灿的阳光洒在翻滚的云海上,白茫茫一片,像铺满了软软的棉花糖,远处的山峰在云海里若隐若现,就像大海里的小岛。山连着山,树挨着树,莽山真是大自然这位大画家最得意的作品,是我们郴州最闪亮的标志!
走进裕后街,就像走进了时光隧道!古老的青石板路,两边是挂着红灯笼的老房子,它们安静地讲着过去的故事。街上可热闹了,有卖香喷喷小吃的,有展示漂亮手工艺品的,老故事和新生活在这里欢快地相遇。这里装着郴州的历史与文化,还有好多好吃的好玩的,都汇聚在这一条老街上了。
在汝城,我听到了特别感人的“半条被子”故事。红军长征路过这里时,三位女战士把仅有的一条被子剪下一半,留给了乡亲。这半条被子虽然薄薄的,盖在身上可能不够暖和,但它却像一团火,温暖了老百姓的心,诠释了“军民一家亲”的深情。每次想到这个故事,我心里都暖暖的。
郴州,就是我心中最美的地方!它的美丽,是过去的人们用勤劳和智慧成就的,也是今天的人们用心守护和装扮的。我骄傲,我是郴州人!我要好好学习,将来和所有爱郴州的人一起,把我们的家乡建设得更加美丽、更加幸福!我要把家乡这些动人的山水和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作品点评
这篇作文写得真棒!文章以“福城”开篇,通过几个典型场景层层铺展家乡之美,最后自然地落脚到对建设者精神的赞颂和自身报效家乡的志向,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家乡郴州深沉的热爱和由衷的骄傲,感染力很强。你对东江湖晨雾、莽山日出、裕后街风情的描绘细腻传神,运用了“像给湖水盖上了轻轻的白纱”“渔网像朵花儿一样撒开”“云海像铺满了软软的棉花糖”等贴切又充满童趣的比喻,画面如在眼前,令人向往。不仅抓住了郴州标志性的自然美景(东江湖、莽山),还融入了深厚的历史文化(裕后街、七一一矿、“半条被子”的故事),将自然之美、人文之美与红色精神巧妙融合,全面展现了“大美郴州”的内涵。老师读着你的文字,仿佛亲身走进了郴州的山水画卷中。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李 妮
二审:陈华英
三审:李艳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