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2019. 谭糖 | 郴州市汝城县第二完全小学学生
2025-09-05 15:57:03

  谭糖

郴州市汝城县第二完全小学学生

作者简介

谭糖,女,2013年10月出生,郴州市汝城县第二完全小学六年级学生。

创作背景:作者出生于汝城,在郴山郴水的滋养下,感受着家乡独特的山水魅力与人文风情。儿时与爷爷山间采果、温泉边听故事、祠堂里学包粽等经历,让她深深爱上这片土地。“半条被子”的红色故事、邻里互帮的温情,更在她心中种下热爱家乡、传承乡情的种子,这些珍贵记忆成为她创作此文、抒发对家乡眷恋之情的灵感源泉。


代表作品

郴山郴水皆入情,玉汝于成汝城韵

参赛作者:谭糖郴州市汝城县第二完全小学

指导老师:罗文慧郴州市汝城县第二完全小学

郴,林邑之名,山水蕴秀,人文悠长。而汝城,恰似郴州东南部的明珠。将郴山之雄、郴水之韵、郴情之暖娓娓道来。这里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都让我魂牵梦绕。

汝城的山,是自然的馈赠,更是情感的寄托。九龙江五指峰直插云霄,云雾缭绕似水墨画卷。儿时,我常跟爷爷采野果,他总会紧紧护着我:“靠山吃山,这是老天爷给咱的宝贝,你也是老天爷给我的礼物呦!”青石步道旁,飞龙瀑布奔腾而下,飞花碎玉般的水珠飞溅在脸上,一瞬间——凉意沁人心扉。春日杜鹃漫山红遍,阿婶会笑着为孩子们编花环;深秋红叶如金,我们藏起最美的叶片,当作给小伙伴的惊喜。山脚下,总有老人笑着招呼路人:“进屋喝碗擂菜,歇歇脚!”菜混着花生碎的香气一一暖意直击心灵。

汝城的水,淌着烟火温情。热水温泉雾气蒸腾,“汤河”边老人们围坐在池边聊天:张阿伯声情并茂讲述红军的故事;李奶奶笑眯眯塞来亲手制作的酸枣糕;卖茶叶蛋的阿婆见我没带钱,塞来热乎的温泉蛋:“记得阿婆就好!”沤江河上,渔民王叔每次见我来,都要挑最肥的鱼:“丫头,拿回家炖汤!”傍晚河边,妇女们一边洗衣服,一边分享家长里短,时不时举起新做的布鞋,笑着问旁人好不好看,搓衣板摩擦声与笑声融进夕阳的水波里。

汝城的情,刻在岁月里。端午时,一家人围坐在飞檐斗拱的古祠堂里包粽子,婶婶手把手教我缠线;中秋百家宴上,酒杯相碰,孩童嬉笑打闹,都露着幸福的笑脸。沙洲村的徐家人,每次讲起“半条被子”的故事,都红着眼眶:“当年红军对咱,那是拿命换命的好啊!”每到春节前夕,祠堂前的广场上,老人们教孩子们舞香火,火星四溅,映照着孩子们纯真的笑脸,也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邻里间互相帮衬、以诚相待的情怀早已融入汝城血脉之中。

郴山郴水都是情,早已烙进我的生命。无论走到哪里,那一碗热腾腾的擂茶,阿婆的叮嘱,乡亲们的笑脸,都是我心底最柔软的归处。


作品点评

文章以细腻笔触勾勒汝城山水人文,将童年记忆与家乡风情交融,借擂茶、温泉蛋等鲜活意象传递乡情。结构清晰,从山、水、情层层递进,红色故事与生活场景相得益彰,情感真挚动人,展现出小作者对家乡深厚的观察力与表达力。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李   妮

二审:谢莉娜 见习生 胡云可

三审:李艳艳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