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2257. 刘绍亭 | 郴州市汝城县第二完全小学学生
今日郴州 2025-10-09 11:05:31

  刘绍亭

郴州市汝城县第二完全小学学生

作者简介

刘绍亭,女,2013年11月出生,郴州市汝城县第二完全小学学生,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女孩,心怀诗和远方,多次在学校和县、市级征文比赛中获奖,其中获得2023年“我为郴州写首诗”主题诗歌写作大赛小学组一等奖。


代表作品

在历史与诗意间邂逅郴州温情

参赛作者:刘绍亭(郴州市汝城县第二完全小学

指导老师:邓伟孝(郴州市汝城县第二完全小学)

湘南形胜,人文毓秀,郴山郴水皆有情。

郴州,地处长江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自古便是中原通往华南沿海的咽喉要道,素有“楚粤之孔道”“湖南南大门”的美誉。

郴州之名可追溯至秦朝。“郴”字由篆书“林”和“邑”组合而成,意为林中之城。公元前221年,秦设郴县;隋开皇九年(589年),正式命名为郴州,并成为湘南区域中心,至今已有2200余年的建制历史。悠悠历史长河中,郴州始终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曾记否?北宋“苏门四学士”之一秦观被贬郴州,在《踏莎行•郴州旅舍》中写下“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郴江环绕郴山静静流淌,本应静谧美好,可被贬至此的秦观,仕途失意、思乡情切,触景生情,这美丽的山水,在无声中慰藉着他孤寂的心,让他在愁苦中寻得一丝心灵的寄托。

忆往昔,北宋理学鼻祖周敦颐,曾在郴州留下千古名篇《爱莲说》。一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朗朗上口,意蕴深远,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周敦颐还留下《题大云寺》《宿舂陵》等诗作,他将郴州濂溪、苏仙岭、莽山等景观与宇宙观巧妙融合,如“治观丹诀信希夷”等句,字里行间尽显“天人合一”的理学旨趣。

“莽山险峰插云天,万丈绝壁惊鸟还。”今年春天,我曾漫步莽山之巅,只见四周峻峰高耸,似刀削斧劈般直插云霄,绝壁陡峭如墙,令人望而生畏。山间云雾缭绕,恍若仙境,置身其中,既能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领略其壮阔与神秘,又仿佛能触摸到岁月的沧桑。

行走在郴州的山山水水间,一种莫名的喜悦总会涌上心头。无论是承载着厚重历史的郴州,还是被诗词点缀得如诗如画的郴州,抑或是充满山川人文魅力的郴州,无不彰显着“郴山郴水皆有情”的独特韵味。


作品点评

小作者围绕“湘南形胜,人文毓秀”八个字,把郴州的人文历史和自然风光轻轻点染即成文章。自然之美景与人文之情韵相结合,就是人间大美,作者用文章告诉我们,郴州当之无愧。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李   妮

二审:谢莉娜

三审:李艳艳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