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梦婷
郴州市桂阳县龙潭小学学生
作者简介
李梦婷,女,出生于2016年1月,就读于郴州市桂阳县龙潭小学。在学校,她是一名品学兼优的三年级学生,还担任班长职务。在校多次被评为“学习标兵”“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等,在学习上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也以实际行动为班级贡献力量。
代表作品
家乡的两颗明珠
参赛作者:李梦婷(郴州市桂阳县龙潭小学)
指导老师:张美京(郴州市桂阳县龙潭小学)
我的家乡郴州,藏着两颗亮晶晶的明珠——东江湖和苏仙岭。它们就像大自然用魔法变出来的游乐场,每天都等着我去撒欢儿。
第一颗明珠——东江湖。春天踮着脚尖跑来的时候,东江湖的冰偷偷化了。湖水绿得像一块大果冻,小船划过水面,像白鹭的翅膀轻轻擦过,连波纹都带着甜甜的笑意。岸边的柳树姐姐刚梳好绿辫子,正对着太阳镜子晒头发呢。花丛里炸开了五颜六色的小喇叭,迎春花举着黄灯笼,桃花涂着粉胭脂,它们挤在一起比美,连风都带着香喷喷的味道,吸一口,心里甜滋滋的。 晴天的湖面最有意思了,像奶奶擦得锃亮的铜镜。对岸的树呀、山呀,都偷偷跳进水里跳舞,影子在波纹里晃呀晃,像一群调皮的小精灵。
第二颗明珠——苏仙岭。苏仙岭更像个藏满秘密的盒子,走进树林,说不定能捡到松鼠掉落的松果,或是听见小鸟在枝头上唱新编的歌。
清晨的苏仙岭总爱和雾娃娃玩游戏。天刚蒙蒙亮,雾娃娃就手拉着手跑出来,像扯起一块大大的白纱,把整座山都盖了起来。它们躲在树后、石缝里,谁也找不到。太阳公公爬上山坡时,就开始东找找、西看看,可雾娃娃太机灵了,每次都能藏得严严实实。太阳公公找累了,从东边走到西边,最后只好叹着气认输,雾娃娃们就偷偷在白纱后面笑呢。
晚上躺在被窝里,月光会顺着窗户溜进来,像妈妈的手轻轻拍着我。我常常梦见自己光着脚丫踩在东江湖的沙滩上,浪花挠我的小脚丫;又或者坐在苏仙岭的石头上,看星星在树叶间眨眼睛。
记得小时候跟着爸爸妈妈去玩,我总指着东江湖的水问:“这是天上掉下来的绿宝石吗?”指着苏仙岭的雾问:“山里是不是住着白胡子神仙呀?”现在我长大了,才发现它们不是宝石也不是神仙,是家乡给我的最好的礼物。
妈妈说等她放了假,再带我去东江湖边数波纹,去苏仙岭找雾娃娃。因为家乡的这两颗明珠,永远闪着最暖的光呀。
郴州之美
参赛作者:李梦婷(郴州市桂阳县龙潭小学)
指导老师:张美京(郴州市桂阳县龙潭小学)
我的家乡在郴州,这里自古便有“天下第十八福地”的美誉,更是襟带湘粤两地的枢纽,湖湘文化与岭南文化交融之地。
因为生于斯、长于斯,我从未深入地去观察它、了解它,直到我发现小城里陆陆续续出现了许多陌生的面孔。为什么这些人会出现在这里?他们因何而来?为了一探究竟,我开始用脚步丈量这片土地,方才惊觉家乡的美竟宛若一幅水墨丹青!
你看——
舂陵江,青山为屏,河湖为脉,如一条碧绿的丝带蜿蜒流淌,为如画的城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墩岛散布湖面,港河纵横交错,将整片湿地装扮得像一座巨大的水上迷宫。白鹭伸展修长的翅膀,在江面优雅地起舞。夕阳之下,霞光万道,染红一江舂水。
扶仓山上的杜鹃花开得正盛,如燃烧的火焰,将整个山峦装点得如诗如画。微风吹过,花朵轻轻摇曳,仿佛是大自然在山间舞动的裙裾。
哦,对了,还有那可与张家界媲美的莽山。
莽山上,山高石怪,林幽峰奇,其悬崖峭壁就像刀剑削劈一般。当我们踏丛林,过险峰,颤颤巍巍地站到猛坑石主峰上,远处群峦叠翠,尽收眼底。若还有兴致,则可租辆小船,一路顺江漂流,沿岸是丹峰林立,红岩绿水,竹海茫茫……仿若在画里穿行。
当然,郴州的美不仅仅局限于这自然景致。在改革大潮的推动下,孕育希望的春风早就给郴州这幅水墨丹青图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你看,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如骏马奔腾在广袤的经济原野。京广高铁与厦蓉高速的黄金交汇;400年烤烟种植史叠加卫星遥感、物联网技术,建成23万亩“智慧烟田”,亩均收益提升30%,传统农区焕发科技活力;人口流动逆转,“雁归经济”激活小城活力……创业者们怀揣着梦想与激情,在这块肥沃的发展“高地”上挥斥方遒,他们依托强有力的政策扶持,锚定时代风向标,不断创新,不断突破,为这片土地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与动力。
你看,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似画卷般徐徐舒展在这衡之南,岭之北。深挖红色资源,“半条被子”的故事让昔日闭塞的小山村,一跃成为红色旅游的璀璨明珠,年接待游客超百万人次。老旧小区换上新颜,从“老、破、小”的窘境中走出,迈向“精、巧、美”的新生活。
你看,民生实事绘就幸福底色,像暖风吹进了郴州人的心田。桂阳籍运动员在竞技场上屡创佳绩,485枚省级以上奖牌,326枚金牌,12名世界冠军的摇篮。而这一切的背后,是百亿投资的倾注,是市、县、乡(镇)体育场馆的全覆盖,是健身广场深入村一级的民生情怀。体育之外,从“疏林草地”到“口袋公园”,从移居到宜居,水库移民的“幸福巢”筑就……一桩桩、一件件,都是民生实事的璀璨明珠,镶嵌在郴州腾飞的版图上,那光芒,是郴州人的骄傲,更是对未来的无限希望。
这就是郴州,这就是滋养我、哺育我的家乡。
眼前,这一幅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美景正徐徐铺展开……而这背后是无数个勤劳、智慧的郴州儿女。历史川流不息,时代考卷常新。我坚信,怀揣着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深情,在新的征途上,郴州的儿女们将以更加坚定的步伐,更加昂扬的斗志,砥砺奋进,继往开来,绘制更加辉煌灿烂的郴州美景。
作品点评
这篇征文以“两颗明珠”喻东江湖与苏仙岭,充满童真与温情。语言生动鲜活,如“湖水绿得像一块大果冻”“雾娃娃手拉着手跑出来”,用拟人、比喻让景物跃然纸上。
结构清晰,先分写两景四季情态,再以童年疑问与梦境收束,字里行间满是对家乡的热爱。细节描写细腻,柳树梳辫、影子跳舞等画面,既见观察力,又含孩子气的想象,结尾“最暖的光”升华情感,让美景与乡愁自然融合,是篇充满灵气的佳作。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李 妮
二审:陈华英
三审:李艳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