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2229. 胡悦 | 郴州市宜章县第七完全小学学生
2025-09-29 14:58:12

  胡悦

郴州市宜章县第七完全小学学生

作者简介

胡悦,女,2018年5月出生,现就读于郴州市宜章县第七完全小学。

创作背景:作者暑假前往参观郴州苏仙区“711时光小镇”,通过展馆内泛黄的矿工劳作照片、54℃高温下的坚守细节、刻着“41号信箱”的旧物,认识到核工业奠基者“隐姓埋名干大事”的赤诚。剧场里《丁香花》的演出,更让历史具象化。作者将所见所闻转化为对“奉献”的深刻体悟,用“红色宝石”“地下的根”等意象,串联起个人感动与时代精神,最终凝结成这篇兼具真情与思考的作品。

代表作品

永不褪色的红宝石

参赛作者:胡悦郴州市宜章县第七完全小学

指导老师:邓亚婷郴州市宜章县第七完全小学

暑假里,爸爸妈妈带我来到郴州苏仙区许家洞镇。阳光洒在“711时光小镇”的牌子上,像许多小宝石在闪动,我好奇地踮脚张望——原来这里曾深埋着祖国最珍贵的“红色宝石”。

走进展厅,一张泛黄的照片让我屏住呼吸:矿洞深处,前辈们光着脊背在蒸笼般的热气里劳作,汗水如溪流滑落,54℃的地下仿佛燃烧的火炉。爸爸轻声说,他们用凉水一遍遍浇在身上,只为开采出支撑祖国核盾牌的矿石。当看到展柜里那枚刻着“41号信箱”的旧信箱时,我忽然明白了“隐姓埋名”的含义——他们像埋在地下的根,默默滋养着大树参天而起。正是这些滚烫的汗水与无名的青春,托举起第一朵原子弹的蘑菇云,让核潜艇潜入深蓝,原来最硬的盾牌,是由最柔软的心锻造的。

走出展馆,山风拂过脸庞。如今的矿洞已化作时光的隧道,剧场里正上演《丁香花》,演员们含泪的歌声里,那些模糊的面庞在我心中骤然清晰——原来不是矿石在发光,是矿工叔叔们的心,像星辰般照亮了共和国的长夜。

归途中,我频频回望这片群山。手中紧握的矿石标本沉甸甸的,它不再只是冰冷的石头,而是将“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赤诚刻进了我的血脉。我悄悄握紧了小拳头:未来,我也要成为一颗发光的“小矿石”,嵌进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作品点评

这篇作文情感真挚,观察细腻。用“红色宝石”比喻核矿石,以“埋在地下的根”形容无名矿工,意象生动贴切。从展厅照片到“41号信箱”,再到《丁香花》剧场,场景转换自然,将历史与当下串联。结尾“做发光的小矿石”的誓言,让主题升华。若能再加入一两句矿工的具体话语或细节动作,会更有感染力。整体很棒,为你对历史的感悟点赞!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李   妮

二审:陈华英

三审:李艳艳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