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佳怡
郴州市宜章县思源实验学校学生
作者简介
何佳怡,女,出生于2014年7月,现就读于郴州市宜章县思源实验学校四年级。
创作背景:假期时,作者跟随父母来到莽山游玩,不同季节的莽山美景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心中有无限感慨,遂以文字寄托情感抒发对莽山的热爱,向众人推介莽山,走进莽山领略其四时之美。
代表作品
莽山四时赋:南岭深处的轮回诗篇
参赛作者:何佳怡(宜章县思源实验学校四年级2112班)
在湘粤边界的苍茫群峰间,莽山,这座以原始林海秘境,仿佛被时光格外眷顾。它不只是一座山,而是一部用四季书写的、流动的史诗。其灵秀与雄奇,在年复一年的轮回中,次第绽放,各领风骚,将天地大美演绎得淋漓尽致。
春之序曲:花潮涌动,生命交响
当料峭春风唤醒沉睡的南岭,莽山率先披上了最绚烂的霓裳。这是杜鹃的王国。自四月始,暖流沿着起伏的山脊攀爬,催开了一场浩荡的花事。从山脚到云端,数十里山野被43种野生杜鹃点燃,粉的娇嫩,红的炽烈,紫的梦幻,白的圣洁。古老的猴头杜鹃簇拥着千年栈道,粉白相间的花团在薄雾中若隐若现,宛如仙子遗落的云锦。涧上杜鹃、湖南杜鹃,这些莽山独有的精灵,在湿润的岩缝间、幽谷里悄然吐蕊。行走其间,蜂蝶嗡鸣,山鸟啁啾,新叶初绽的嫩绿与漫山遍野的花潮交织,奏响了莽山最磅礴的生命交响曲。空气里弥漫着草木萌发的清甜,每一步都踏在生机盎然的诗行上。
夏之绿境:清凉结界,激流欢歌
当暑气开始蒸腾大地,莽山却悄然开启了它的“天然空调”模式。浓荫蔽日,古木参天,森林覆盖率高达99.6%的绿意织就了巨大的清凉结界。日均气温22℃,是莽山最宜人的邀约。深入将军寨,飞瀑如练,轰鸣着从断崖倾泻而下,激起漫天水雾,空气里饱含负氧离子的湿润沁人心脾。林间小径幽深,苔痕斑驳,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叶隙洒下点点碎金,行走其中,如同浸润在巨大的翡翠里。而最酣畅淋漓的体验,莫过于投身“中国落差第一漂”——莽山大峡谷漂流。乘一叶扁舟,穿行于龙王潭的深邃与琵琶谷的险峻之间,在幽潭的静谧与激流的奔腾中交替,让清凉的水花洗去尘嚣,让原始的峡谷苍翠盈满眼帘,这是速度与清凉碰撞出的盛夏狂想曲。
秋之丹青:云海泼墨,枫火流金
九月过后,莽山褪去了夏的浓烈,换上了秋的华服,进入一年中最富诗意的“温柔模式”。山岚是最出色的画师,晨昏之际,它们聚散无常,时而如海潮般吞没万仞群峰,只余尖峰如岛;时而似瀑布般从山脊倾泻而下,流淌于深涧幽谷。五指峰顶,是观云海的绝佳处,浩瀚云涛翻滚,气势磅礴,仿佛置身天宫瑶池。与此同时,大自然慷慨地泼洒着油彩。枫树、槭树,如火焰般燃遍了山谷沟壑。那深红、金黄、橙橘,点缀在苍松翠竹构成的黛绿幕布上,近看叶片脉络清晰,晶莹剔透,偶有红叶飘落溪涧,如一叶扁舟,顺流而下,勾勒出一幅绝妙的丹青长卷。登上海拔1902米的猛坑石,脚下是翻滚的云海,眼前是层林尽染的秋色,天地大美,令人心醉神驰。
冬之幻境:琼枝玉树,冰火同源
当北国早已冰封万里,莽山的冬天,却以其独特的“南国雪韵”惊艳世人。寒流过境,水汽凝结,莽山化身为梦幻的“南方雪国”。雾凇,是冬季莽山最动人的诗篇。一夜之间,千树万树梨花开,琼枝玉树,晶莹剔透。天台山的奇峰怪石披上了素雅的银甲,阳光洒落,冰晶折射出七彩光芒,行走在栈道上,宛如漫步于琉璃天宫,纯净得不染尘埃。而最奇妙的体验,莫过于在莽山森林温泉中。置身于热气氤氲的偏硅酸氟温泉池,抬头是白雪覆盖的悬崖峭壁,感受着冰火交融的极致体验——身体浸在温暖的泉水中,雪花却轻柔地落在发梢、肩头。看雾气蒸腾,与山间冷雾交织,身心在自然的疗愈中获得彻底的释放与安宁。若是有幸在晴雪初霁的清晨登顶,更有机会邂逅莽山“盛运四绝”的奇幻盛景:壮丽的日出冲破云海,金色的光芒洒满晶莹的雾凇林,雪松傲立,天地间一片圣洁辉煌。
莽山的四季,是造物主精心绘制的四幅长卷。春的生机、夏的清凉、秋的绚烂、冬的静谧,循环往复,却永不重复。它用高山流水作韵脚,以云海花树为意象,书写着南岭深处最动人的自然诗篇。无论是追寻视觉的盛宴,还是渴望心灵的休憩,莽山,这座四季皆美、时时不同的绿色宝库,都在以其深沉而灵动的姿态,等待着每一位旅人,去解读它那永恒流转的壮丽与玄机。每一次踏入,都是与天地万物的一次深情对话,都是对生命轮回的一次虔诚朝圣。
作品点评
文章以四季为轴,铺展莽山的磅礴与灵秀:春有杜鹃织锦,夏藏清凉秘境,秋见云海泼墨,冬现琼枝温泉。文字如诗,将自然之美与生命律动相融,“流动的史诗”之喻恰如其分,尽显对这片秘境的敬畏与沉醉。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李 妮
二审:陈华英
三审:李艳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