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2048.胡萱儿 | 郴州市苏雅中学学生
2025-09-29 16:22:51

  胡萱儿

郴州市苏雅中学学生

作者简介

胡萱儿,女,2012年8月出生,就读于郴州市苏雅中学七年级。


代表作品

郴山郴水寄郴情

参赛作者:胡萱儿郴州市苏雅中学

指导老师:黄思思郴州市苏雅中学

循着时光的脉络回望,在历史长河的褶皱里,藏着一处浸润风土人情的秘境——郴州。这座城,因“郴山”的苍翠、“郴水”的灵秀、“郴情”的醇厚,晕染成一幅独树一帜的画卷。

先说“郴山”,最难忘的便是苏仙岭。

天刚蒙蒙亮时踏入山中,细雾正从林间漫出,混着几分烟雨的朦胧。那一刻,忽然想起朱自清笔下的《春》:“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字字句句,竟与苏仙岭初晨的意境完美重合——湿润的风拂过脸颊,草木与泥土的芬芳在鼻尖缠绕,连呼吸都成了一种享受。

行至半山腰,烟火气悄悄漫了过来。一间小吃铺藏在树影里,木门虚掩着,里头飘出细碎的笑语与闲聊声,像给这清寂山林添了勺温吞的糖,甜得恰到好处。

继续拾级而上,脚下的石阶绕着山梁蜿蜒,身后已留下长长一串脚印。偶尔抬头,能望见飞鸟掠过天际,啼鸣声在山谷间荡开涟漪;低头俯瞰,山下的景致渐次铺展,人与山与天,就这样温柔地相融。待到登顶,群山皆在脚下,果然应了那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而远处的“郴水”,正披着薄雾,朦胧如“雾失楼台”的诗境。

东江湖,山水如墨,游人如织。若赶在晨光熹微时来,还能看见渔翁泛舟湖上,撒网的动作在晨雾里划出弧线——这“人间天上一湖水”的画卷,正因这抹身影有了魂。而撑起这幅画精神骨架的,正是那浓得化不开的“郴情”。

朱德、陈毅等革命前辈曾在此驻足,烽火岁月里的足迹,为这片土地写下厚重的注脚,让山水间多了份滚烫的赤诚。

待到夜幕降临,星星缀满天空,月亮便成了最亮的主角,将清辉泼向大地。我们这些行走其间的人,多像散落在夜空的星子,虽不及月光耀眼,却也拼尽全力闪烁,为这片漆黑添上属于自己的微光。

花香缠着凉风,鸟鸣应着水声,一切都和谐得让人心安。静静聆听时,只能在心底反复赞叹:郴州之美,原是这般动人心魄。愿这座城永远守着这份灵秀与热忱,让“走遍天下五大洲,最美有郴州”的美誉,在时光里愈发醇厚。


作品点评

这段文字以“郴山”“郴水”“郴情”为骨,串联起郴州的灵秀。苏仙岭的晨雾、东江湖的翠色,细节中透着诗意。从初见无雾到领悟山水本真,情感渐深。革命印记添厚重,结尾寄寓期许,让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交融,尽显郴州动人心魄的魅力。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黄萍

二审:刘娟丽

三审:李艳艳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