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晴
郴州市汝城县土桥镇中学学生
作者简介
何小晴,女,2011年10月出生,就读于郴州市汝城县土桥镇中学七年级。热爱阅读写作,曾获“小小科学家”一等奖,学科竞赛三等奖。
创作背景:本文通过描写郴州山水的秀丽和当地的民俗活动,赞美了家乡独特的美,抒发对郴州自然风光与人文底蕴的由衷热爱,希望更多的人来郴州领略那悠长的情韵和如画的风景。
代表作品
郴山郴水映郴情
参赛作者:何小晴(郴州市汝城县土桥镇中学)
指导老师:刘红梅(郴州市汝城县土桥镇中学)
山水画卷,郴州相见。山清水秀的郴州,有云雾缭绕的东江湖,有鬼斧神工的高椅岭,有历史悠久的众多文物古迹和革命纪念地,是山水与人文交织的绮梦。
清晨,薄雾如纱般笼罩在东江湖面,如梦如幻,宛如人间仙境,青山悄然藏匿于雾气中,勾勒出一幅水墨画。随着时间推移,雾气散去,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湖面波光粼粼,湖水清澈透明,倒映着蓝天白云,平静的湖面如一面大镜子,镶嵌在郴州的大地上,是美丽的,也是独一无二的。
“一山连楚粤,五指汇千峰。”莽山巍然屹立在湘粤边境。远眺群山,郁郁葱葱的树木遮天蔽日,山峰起伏连绵重叠,如绿色的波浪。走进莽山,高大的树木、斑驳的树影、茂密的枝叶都吸引着无数游客。同时,莽山也被誉为“地球同纬度带上的绿色明珠”,风一吹树叶沙沙作响,恰似森林深处小精灵的窃窃私语,奏响了自然的交响曲。
除了令人惊叹的自然风光,郴州还有着悠久的历史。“郴”字由“林”和“邑”组成,意为林中之城,最早出现于秦朝,到现在已有2000多年。香火龙是郴州汝城特有的传统民俗艺术活动,也是有千年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活动举行的前一个月,每天至少15个匠人日夜编织,完成龙头、龙角、龙尾的组成,龙身上插满密密麻麻的龙香,庄重又精美,整条龙有几十米,甚至几百米长。夜晚点燃龙香,刹那间,星星点点的火光汇聚,香火龙被点亮,栩栩如生。
郴州美食丰富多样,栖风渡鱼粉便是其中之一。相传栖风渡鱼粉名字的由来与三国时期蜀汉军师庞统有关,鱼粉也因此成为当地的招牌美食。当然,它的口感也是很好的,鲜活的鲢鱼搭配些许佐料熬制的鱼汤已经很鲜美,再加上些辣椒,冬天吃得暖心又暖胃。
郴州向世界展现着它的美,它用如画的风景,悠久的历史,诱人的美食编织了一封邀请函,等待人们去探索它、感受它、了解它。
作品点评
这篇作文从山水、历史、美食等维度展现郴州魅力。内容丰富,既写自然景观的灵秀,又述历史文化的厚重,还提特色美食的诱人,条理清晰。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黄萍
二审:刘娟丽
三审:李艳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