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晶叶
郴州市汝城县土桥镇中学学生
作者简介
范晶叶,女,2012年10月出生,就读于郴州市汝城县土桥镇中学七年级。
创作背景:汝城古村藏千年文脉,数十座古祠堂青砖黛瓦间,木雕石刻诉岁月。每逢佳节,香火龙腾跃街巷,香火与龙影交织,古祠钟声伴龙舞声,这烟火里的传承,成了我笔尖流淌的故乡记忆。
代表作品
走进汝城,探寻湘南文化瑰宝
参赛作者:范晶叶(郴州市汝城县土桥镇中学)
指导老师:刘红梅(郴州市汝城县土桥镇中学)
在湖南郴州的东南边陲,有一座闪耀着独特文化光芒的小城——汝城。它地处湘、粤、赣三省交界处,宛如一颗被岁月珍藏的明珠,静静散发着迷人的魅力。汝城的文化,是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书写着岁月的传奇;是一首悠扬的古典乐,每一个音符都跳动着历史的韵律。
当夜幕降临,热烈的传承在汝城大地展开。国家级非遗香火龙以稻草、楠竹为骨,遍插万支香火。每年元宵,数十位壮汉合力舞动百米火龙,香火闪烁如星河倾泻,锣鼓声与鞭炮声中,香火龙在街巷田野间穿梭腾跃。这传承千年的民俗,起源于古人以草龙祈愿风调雨顺的智慧,如今更寄托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游龙所到之处,村民争相“接龙”,将象征吉祥的龙香插在家中灶台,让这份美好延续。
汝城还有700多处明清风格的古祠堂,被誉为中国“古祠堂之乡”。这些古祠堂规模宏大,结构精美,功用广泛,传承着近八百年的“忠孝廉节”古祠堂文化。古祠堂汇集建筑、木雕、石雕、漆工、书面等多种技艺,制作工艺考究,程序步骤繁多。从选址、设计,到建造、装饰,每个环节都遵循着严格的传统和讲究。祠堂不仅是家族祭祀、议事的场所,更是家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承载着汝城人对祖先的崇敬和对家族荣誉的珍视。走进这些古祠堂,仿佛能看到过去家族聚会的热闹场景,感受到浓厚的家族凝聚力和归属感。
汝城,这座充满魅力的小城,以其独特的理学文化、多彩的民俗文化和古朴的祠堂文化,展现出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人文魅力。它就像一个文化宝库,等待着更多的人去发现、去探索,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作品点评
这篇文章聚焦郴州汝城,从非遗香火龙、古祠堂切入,展现当地文化魅力。语言优美,善用比喻。对香火龙民俗、古祠堂建筑与文化内涵的阐述,凸显历史底蕴与人文价值。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黄萍
二审:刘娟丽
三审:李艳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