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铭菲
郴州市汝城县土桥中学学生
作者简介
何铭菲,女,2012年5月出生,就读于郴州市汝城县土桥中学七年级。
代表作品
匠心传承——香火龙
参赛作者:何铭菲(郴州市汝城县土桥中学)
指导老师:朱思影(郴州市汝城县土桥中学)
汝城县香火龙,恰似夜空中一颗熠熠生辉的璀璨明珠,于岁月长河中闪耀着独特光芒。
每逢过年,各个村庄都会举行一场舞龙盛会,而这个时候,最忙碌的当属制作龙架的工匠们。瞧,工匠们全神贯注,眼神中透露出对传统工艺深深的敬畏与执着。他们的双手稳稳地拿起一根根细长的香,精准地将香插在由稻草扎成的栩栩如生的龙形框架之上,这个过程就像艺术家在精心雕琢一件稀世珍宝。那排列得整整齐齐的香,宛如龙身上一片片精致细密的鳞片,在朦胧柔和的夜色里隐隐约约地散发出神秘而迷人的气息。这不仅是视觉上的美感,更像是一种神秘力量的召唤,仿佛香火龙即将在这夜色中苏醒,展现出它独特的魅力。当夜幕如一块黑色绸缎缓缓铺展开来,华灯初绽光芒,一场令人期待的盛大香火龙表演即将拉开神秘的帷幕。
香火龙被点燃的瞬间,点点火星如灵动的精灵般闪烁跳跃,恰似天上繁星迫不及待降临人间。刹那间,那香火龙仿佛被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瞬间变得活灵活现。高昂的龙头,龙须随风轻轻飘动,仿佛在向世间万物展示着它与生俱来的威严;蜿蜒起伏的龙身,犹如一条在浩瀚夜空中奔腾不息的巨龙,气势雄浑磅礴,震撼人心。舞龙者们步伐矫健有力,彼此间配合得默契无间,时而将香火龙高高举过头顶,似要与星辰相拥;时而又让它贴近地面,仿佛蛟龙入海般灵动。他们精彩绝伦的动作,引得围观群众的喝彩声此起彼伏,连绵不绝。
一群小朋友兴奋不已,他们在人群中钻来钻去,努力寻找最佳观看位置。有的小朋友手里还拿着彩色的灯笼,随着香火龙的舞动,灯火点点的灯笼也跟着在空中摇曳。其中一个小男孩,兴奋地挥舞着手中的小彩旗,大声喊着:“好厉害呀,香火龙加油!”几位老人站在一旁,背着手,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一边看着表演,一边相互交谈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感慨道:“这香火龙的表演,每年都看,可每次看都觉得新鲜,这可是咱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啊!”
伴随着铿锵有力的锣鼓声、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香火龙在人群中自如穿梭舞动。那熊熊燃烧的香火,不仅照亮了漆黑的夜空,更如同一股暖流,温暖了每一个人的心。孩子们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像欢快的小鹿般跟在香火龙后面奔跑嬉戏;老人们则面带慈祥的微笑,静静地沉浸在这传承多年的民俗文化之中,思绪或许已飘回到往昔那些美好的岁月。
香火龙,绝非仅仅是一场普通的表演,它宛如一座明亮的灯塔,承载着汝城人民对美好生活热烈的向往与殷切的期盼。每一次激情四溢、充满力量的舞动,都犹如一个时光宝盒,满载着先辈们的卓越智慧与深厚情感;每一朵绚烂绽放的火花,都好似一位文化使者,传递着古老文化那温暖而又迷人的独特温度。
作品点评
这段文字将汝城香火龙描绘得活灵活现。从工匠制龙的专注,到夜幕中龙舞的灵动,细节饱满。香如龙鳞、火星似繁星等比喻精妙,孩童欢呼、老人感慨的场景,让民俗有了温度。既展现工艺之美,更传递出文化传承的厚重,字里行间满是对传统的敬畏与热爱。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黄萍
二审:刘娟丽
三审:李艳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