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2002.刘齐斌 | 郴州市宜章县湘南红军学校学生
2025-09-22 15:42:36

  刘齐斌

郴州市宜章县湘南红军学校学生

作者简介

刘齐斌,男,2012年1月出生,就读于郴州市宜章县湘南红军学校七年级。

创作背景:2020年的暑假期间,家人带着作者去欣赏莽山奇观,他深感震撼,有感而发写下了这篇《古老的莽山之巅》。


代表作品

古老的莽山之巅

参赛作者:刘齐斌郴州市宜章县湘南红军学校

指导老师:王成成(郴州市宜章县湘南红军学校

“山水画卷,郴州相见。”在我的家乡,有一座古老巍峨的大山——莽山。它虽没有五岳之首泰山的雄伟,也不及华山的古老,但在我心中,莽山有着无可替代的巍峨。

清晨,莽山的山顶到半山腰云雾缭绕,仿若仙境。一颗颗晶莹剔透的露珠滚落山脚,汇聚成一条奔腾的瀑布。渐渐地,太阳从云海中缓缓升起。先是露出一点红彤彤的脑袋,接着半张脸探了出来,最后完全升起,活像一个红彤彤的大火球。象征希望的初日之光,照亮了整座山头,美不胜收。

中午,烈日高悬,莽山恰似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头顶烈日,脚踏大地,身披碧绿衣裳。在宛如手掌的五指山峰上,生长着一棵高大的迎客松,就像巨人手心里托着一棵生机勃勃的小树苗,画面极为壮观。

夜晚的莽山,静谧而深沉。天空如同被一块黑布遮住,星星闪烁,恰似一双双灵动的小眼睛,不停地眨动。山涧中,偶尔传来细碎的声响。整座大山仿佛进入了甜美的梦乡,褪去了白天的活力。

莽山不仅景色壮美,还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山脚下,生活着瑶民,他们的土窑已有三百年历史。瑶家寺庙散发着浓厚的古风气息,青瓦为顶,圆木与青石砖筑墙。寺庙内,牌位整齐排列,香炉中三根香缓缓燃烧,青烟袅袅。来到半山腰,能看到一座略显荒废的寺庙。墙壁布满黑乎乎的灰尘,隐约可见其上的壁画,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登上山顶,一座木质凉亭映入眼帘。凉亭被涂上了红色油漆,古色古香。亭上刻有诗句,想必是古代文人墨客留下的佳作,为莽山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

这就是莽山,古老而巍峨,它是郴州的美丽画卷,更是我心中无可比拟的胜地。


作品点评

本文开篇点明莽山“无可替代”,结尾再次强调其“无可比拟”,情感贯穿始终,感染力强。接着以时间为线索,描绘了莽山从清晨到夜晚的壮丽景色,并融入了历史文化的厚重感。文章结构清晰,语言生动,比喻贴切。通过瑶民土窑、寺庙、凉亭等细节,展现莽山的历史积淀,赋予其人文内涵。对寺庙壁画、凉亭诗句的提及,引发读者对往昔的遐想,深化主题。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黄萍

二审:刘娟丽

三审:李艳艳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