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宸瑜
郴州市汝城县思源实验学校学生
作者简介
廖宸瑜,女,2010年4月出生,就读于郴州市汝城县思源实验学校九年级。平时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中的点滴感悟,曾参加“我为郴州写首诗”活动,获得市一等奖,参加县、校作文比赛均获得一等奖。
创作背景:为了参加这次“郴山郴水郴情”青少年文学大赛,她专门走访了郴州的许多地方,和长辈们聊天,听他们讲述老故事,尝试把对家乡的观察和感情写进去,希望能让更多人了解郴州的美。
代表作品
郴山郴水,情之所依
参赛作者:廖宸瑜(郴州市汝城县思源实验学校)
指导老师:邓 贞(郴州市汝城县思源实验学校)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郴州,这座隐匿于湘南山水间的城市,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诗意长卷,以其独特的山水神韵与醇厚的人间温情,在时光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春日,漫步在汝城大坪的油菜花田,那是一片金色的海洋。湛蓝的天空下,微风轻拂,油菜花摇曳生姿,散发出淡淡的芬芳。田埂上,三三两两的孩童嬉笑奔跑,手中的风筝在春风中高高飞起。远处,青砖黛瓦的民居错落有致,与这片金色花海、起伏的远山共同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田园水墨画卷。这不仅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是农耕文明在这里延续千年的生动写照。每一株油菜花,都承载着农民对土地的深情与希望,他们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播撒下生活的种子,也收获着属于自己的幸福与满足。
夏日,仰天湖大草原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郴州的大地上。这里是南方少有的高山草原,海拔1314米的高山之巅,被称为“爱的地标”。湛蓝如宝石般的天空下,广袤的草原一望无际,嫩绿的青草在风中肆意舒展。成群的牛羊悠闲地吃草,远处的牧民骑着骏马,在草原上驰骋。“云顶之巅,聚梦之所”,浪漫的情侣们在这里许下爱的誓言,让这片草原见证他们永恒的爱情。而这一切美好背后,是郴州人对生态的守护。退耕还草、科学放牧,他们用行动践行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让这片草原焕发出可持续的绿意,成为游人心中的“诗与远方”,也是都市人放逐心灵的乌托邦。
秋日,东江湖畔宛如一幅色彩斑斓的油画。白廊的水杉在秋风的轻拂下,悄然换上了红妆。挺拔的树干高耸入云,羽状叶片层层叠叠,由青转黄,再由黄变红,仿佛是被大自然打翻了调色盘。阳光洒下,树叶闪烁着金色的光芒,与碧绿的湖水相互映衬,美不胜收。此时,白鹭在林间栖息,野鸭在浅滩游弋,人与自然在此达成了一种无声的默契。为了保护这一江碧水,郴州人付出了诸多努力,他们深知,保护好这片水域,就是守护好自己世代栖居的家园,东江湖不仅是一道自然景观,更是他们心灵的寄托与归属。
冬日,当小寒前后的北风掠过南岭,莽山便迎来了如梦如幻的雾凇景观。从高空俯瞰,漫山遍野银装素裹,仿佛一夜之间,大自然用它神奇的画笔,将莽山绘成了一个冰雪童话世界。树木被晶莹剔透的冰层包裹,每一根树枝都像是水晶雕琢而成,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迷人的光彩。登山之后,来到山腰处的温泉度假区,泡在温暖的泉水中,感受着冰火两重天的奇妙体验。这冰与暖的交融,恰似郴州人的性格,既能以坚韧抵御严寒,又懂得以智慧享受自然的馈赠。莽山的冬天,用最凛冽的方式诠释着生命的壮美,也让每一位到访的游客领略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郴州的山水,不仅有四季更迭的自然之美,更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苏仙岭,这座海拔526米的灵秀山峰,虽不高耸入云,却以千年仙源与人文积淀闻名天下。相传西汉时期,郴江畔的潘姑娘因吞食五彩浮萍诞下苏耽,仙鹤覆身、白鹿哺育。拾级而上,白鹿洞中仿佛仍能窥见苏耽幼时的仙踪。而护碑亭内的三绝碑,更是凝聚了宋词的绝唱。秦观的《踏莎行·郴州旅舍》,苏轼的泣血跋文,米芾的笔墨风骨,三者合一,镌刻着文人风骨与历史烟云。登顶苏仙观,“天下第十八福地”的匾额高悬,东北角的屈将室则静默诉说着张学良将军的悲壮,“恨天低,大鹏有翅愁难展”的题壁至今令人扼腕。苏仙岭,一座山承载着半部华夏传奇,无论是寻仙问道还是品读历史,这里的一石一木皆在低语,福地之灵不仅在山川,更在人间德善,薪火相传。
在郴州的悠悠岁月里,山水与人文相互交融,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他们热情好客、勤劳善良,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着美好的生活。清晨,街边的鱼粉店飘出阵阵鲜香,食客们围坐在一起,品尝着这一碗热气腾腾的鱼粉,开启元气满满的一天。傍晚,华灯初上,裕后街热闹非凡,古色古香的建筑在灯光的映照下别有一番韵味。人们漫步在街头,或是品尝着当地的特色小吃,或是走进一家小店挑选纪念品,欢声笑语回荡在空气中。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气息,每一个瞬间,都诉说着郴州人的幸福与满足。
郴山郴水,是镌刻在郴州人血脉里的文化基因,是值得用笔墨、用行动永远珍藏的故乡密码。无论岁月如何流转,这片被山水宠爱的土地,永远在季节轮回中保持着鲜活的魔力。它不仅是一个地理坐标,更是心灵的归宿,情感的寄托。在这里,山水有灵,人间有情,每一次的相遇,都是一场灵魂的触动;每一次的离别,都带着深深的眷恋。郴山郴水郴情,是一首永远也唱不完的歌,是一幅永远也看不厌的画,在时光的长河中,等待着更多的人去聆听、去欣赏、去感受它的美好。
作品点评
本文以细腻的笔触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郴州独特的山水人文魅力。作者巧妙融合四季风物与历史典故,从汝城大坪的油菜花田到仰天湖的草原牧歌,从东江湖的秋色到莽山的冬韵,再到苏仙岭的文化积淀,层层递进,既有对自然之美的生动描摹,又有对人文底蕴的深刻思考。文章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家乡的深情与自豪。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将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等时代主题融入文中,体现了青少年对家乡发展的关切。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黄萍
二审:刘娟丽
三审:李艳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