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俊杰
郴州市宜章县第三完全小学学生
作者简介
邓俊杰,男,2014年2月出生,郴州市宜章县第三完全小学学生。活泼灵动、幽默可爱的性格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自儿时起,他便对文学创作展现出浓厚的兴趣,家乡的山山水水、民俗风情,都成为他笔下动人的素材。无论是课堂上的即兴作文,还是课余时间的随笔涂鸦,他总能用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语言,描绘出生活中的点滴美好。此外,他还热衷于探索新事物,在知识的海洋里不断遨游,用好奇心和求知欲为自己的文学创作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代表作品
郴山郴水郴情
参赛作者:邓俊杰(郴州市宜章县第三完全小学)
指导老师:黄利华(郴州市宜章县第三完全小学)
在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有一座小镇,它以独特的韵味与温情,深深烙印在我的记忆里,它就是栗源镇。自我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我便与这座小镇结下了不解之缘。它的每一个季节,都如同一幅精心绘制的画卷,向人们徐徐展开,带来别样的惊喜,让人沉醉其中。
春日里的栗源镇,花草树木仿佛刚从冬日的沉睡中苏醒,带着蓬勃的生机,争先恐后地向人们展示着自己的魅力。红的似火,绿的如茵,相互映衬,构成了如诗如画的美景,将小镇装点得格外迷人。鸟儿们在枝头欢快地歌唱,那清脆悦耳的歌声,宛如一场盛大的音乐会,在小镇的上空回荡,为小镇注入了无尽的活力。漫步在小镇的街道上,仿佛置身于梦幻般的世界;呼吸着清新的空气,那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让人心中满是欢快与喜悦。
夏日炎炎,然而栗源镇却被一片浓郁的绿色所笼罩。树林郁郁葱葱,远远望去,就像一片碧绿的海洋。树荫下有许多卖冰镇水果的小摊,摊主们热情地招呼着过往的行人。大家在谈笑风生,许多白发苍苍的爷爷奶奶们在这里乘凉、聊天,享受着夏日的悠闲时光。夜晚,小镇的池塘里,荷花竞相开放。荷叶田田,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而那小巧的荷花,有的像调皮的小孩从圆盘中冒出来,只展开了两三瓣花瓣;有的则完全盛开,露出嫩黄嫩黄的小莲蓬,仿佛天上仙人的宝座。在月光的照耀下,荷花宛如一朵朵美丽的小姑娘,楚楚动人。我喜欢夏天的早上,安静且宁静,能让我尽情感受着夏天的美好。
进入丰收的秋天,阵阵秋风迎面而来。我最喜欢的是那一片金光闪闪的稻田,在阳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金黄的稻穗沉甸甸的,压弯了稻秆,农民伯伯们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我走在铺满落叶的路上,脚下传来沙沙的声音,仿佛在诉说着秋天的故事。
冬天,下雪了,栗源镇变得宁静而祥和。当小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孩子们激动的欢呼雀跃,小镇就像被白色的幕布所覆盖。房屋戴上了白帽子,大树小草都穿上了白棉袄。站在门前欣赏着这美丽的雪景,能感受到小镇冬日的安静与纯洁。
我爱我的家乡栗源镇,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都深深刻在我的心中。这里的山,巍峨挺拔,见证着岁月的变迁;这里的水,清澈见底,流淌着故乡的柔情;这里的情,淳朴真挚,温暖着每一个游子的心。我永远不会忘记你,我的家乡,我会将这份郴山郴水孕育出的郴情,珍藏在心底,直到永远。
作品点评
这篇作文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家乡栗源镇四季的独特景致与风土人情。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将春日花草比作画卷,夏日荷花比作小姑娘,让景物鲜活生动。文章结构清晰,从春到冬依次展开,展现出小镇不同季节的魅力。同时,融入了对家乡的深情,结尾处点明“郴情”,升华主题。不过,部分语句可更精炼,如“自我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我便与这座小镇结下了不解之缘”稍显直白,可增加些文学性表达。总体而言,是一篇充满真情实感的佳作。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李 妮
二审:陈华英
三审:李艳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