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899.谷文宁 | 郴州市宜章县第十三中学学生
2025-09-19 17:01:53

  谷文宁

郴州市宜章县第十三中学学生

作者简介

谷文宁,女,出生于2009年10月,就读于郴州市宜章县第十三中学九年级。作品《败仗》荣获第七届“环境健康杯”中学组征文比赛湖南省一等奖及郴州市三等奖。


代表作品

快乐的惩罚

参赛作者:谷文宁郴州市宜章县第十三中学

指导老师:姚华兰郴州市宜章县第十三中学

世事沉浮万千,难以看尽人间炎凉,光阴便在无形之中把我们的心灵洗得澄澈,让我总能品出另一番味道,拂去附着在往事上的尘埃。比如说,惩罚也可以是快乐的。

小时候,惩罚这个字眼是最不愿意提及的,因为它太不令人快乐了!

毕竟它总是能毫无余地牵扯出一系列令人羞愧的糗事,同时也是我们成长路上不可避免的挫折与矛盾的产物。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或是在外,每当我们做错了事,总是低着头,最害怕听到老师或家长嘴里的吐出那些铿锵有力的令人发抖的字眼:“你给我抄三篇课文!”“这个周末你别想看电视了!”“给我面壁思过去!”……接受惩罚的过程或许比实施惩罚更困难,因为在等待接受惩罚的到来时,不仅仅是惊恐和懊悔,更是无地自容的羞愧感,以至于即使完成惩罚本身并不难,却经常由于虚荣心作祟,加重了我们对惩罚的讨厌程度。

总之,在小时候,惩罚总是令人十二分不快乐。那么现在呢?

长大后,“惩罚”这个字眼让我觉得没有那么恐怖和厌恶了,甚至在回忆过往的惩罚经历时,心里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滋味——快乐?乍一看,这么说,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当这句古训穿越千年体现在我们身边的点点滴滴时,在那个以惩罚为名、不亚于万丈深渊的小洞,我出乎意料地发现它竟然静悄悄地淌出了细细的泉水,在阳光灿灿的照耀下,泉眼源源不断的涌动着亮晶晶、澄澈明清的流水,这一股股的清流与周遭的环境格格不入,却滋生出勃勃生机。

我想,其实惩罚的源头就是爱吧!

让我们再来回忆当我们遭受惩罚时的情景,无论对方的眼神多么失望抑或是愤怒,无论惩罚的内容多么“残酷”,无论接受惩罚时,我们的内心多么“煎熬”,让我们抬起头,看看对方的眼睛吧,尽管可能老师眼中投射出严厉似匕首的寒光,我们却深知隐约显露出的是老师对学生谆谆教诲的用心。尽管父母眸里已蒙上一层朦胧的水雾,真正打动人心的却是父母对子女无微不至的关爱和苦口婆心的教导。再看看我们接受惩罚的过程,我们被罚抄,但笔尖却流动着知识的光辉,完成任务之后,我们是不是将知识巩固了呢?我们被罚面壁思过,但这个过程中是不是可以反省自己的过错呢?……

不管怎样惩罚,惩罚得怎么样,惩罚的结果是不是都起到了一定的好处?而且惩罚只是老师和家长对我们关心以及激励的一种方式。这样想来,也许就能理解为什么会在惩罚中感到快乐了。

“快乐”和“惩罚”这两个词能挂上钩是很奇妙的思想上的碰撞。惩罚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糟糕,因为它无形中改变了我们的心智,这也是我们成长中的一部分。所以惩罚的作用不就是让我们记住教训,在磨砺中成长吗?归根结底,想在惩罚中体会到快乐,并且不想再得到惩罚,就要怀着乐观积极的心态,清醒理智的大脑和对身边人的感恩之心,虚心和尽力地去完成自己该做的事就可以了。

很多事情不能光看表象,本质才是最重要的。我悟出了惩罚的本质是能让我们进步,变得更优秀,也让我能从惩罚中感受到老师和父母对我们的关爱而变得快乐。世事无常,苦中有乐,那就让我们用一双明慧的眼去发现,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感受那些苦与乐吧!


作品点评

这篇文字对“快乐惩罚”的感悟层层递进,从儿时对惩罚的抗拒,到长大后品出其中蕴含的爱与成长。以“塞翁失马”作喻,将惩罚比作涌流清泉,视角独特。文字兼具哲思与温情,揭示惩罚本质是关爱与磨砺,结尾的感悟引人共鸣,情感真挚动人。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黄萍

二审:刘娟丽

三审:李艳艳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