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子瑄
郴州市宜章县第七中学学生
作者简介
何子瑄,女,2012年6月出生,就读于郴州市宜章县第七中学七年级,乐观积极,做事认真努力。
代表作品
郴韵:山水间的深情烙印
参赛作者:何子瑄(郴州市宜章县第七中学)
指导老师:谷文科(郴州市宜章县第七中学)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秦观的千古喟叹,如同一把神秘的钥匙,悄然开启了我对郴州这座山水之城的无限向往。奶奶常说,郴州的山有体温,水会言语。在这片土地上成长,我渐渐读懂了那份镌刻在山水肌理里的深长情意。郴州,这座被自然深情眷顾的城市,每一寸土地都低吟着诗行,每一缕清风都传递着絮语。
踏入郴州,便如步入一幅泼墨山水长卷。郴山,是大地隆起的脊梁,层峦叠嶂,气势雄浑。莽山,作为群山的冠冕,享有“中国原始生态第一山”的盛誉。奇峰兀立,直插云霄,宛若天工鬼斧的杰作。伫立峰巅,清风拂面,俯瞰云海翻涌,群山如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油然而生。晨曦微露,万道金光刺破云层,为巍峨群峰披上金甲;暮色四合,夕阳熔金,将山峦浸染成梦幻的橙红。山间林木葱茏,四时苍翠,空气中流淌着草木的清新芬芳,每一次呼吸,都是对灵魂的温柔抚慰。
郴州的水,是大地灵动的眼眸,波光潋滟,清澈见底。东江湖,宛如一颗无瑕的翡翠,镶嵌于郴州沃野。而“雾漫小东江”,则是一场摄人心魄的幻梦。拂晓时分,江面薄雾升腾,如轻纱曼舞,笼罩四野。一叶扁舟悄然滑入画中,渔夫轻撒网,水花溅玉,俨然一幅流动的水墨丹青。旭日东升,雾气渐褪,澄澈的江水在阳光下碎金跃动,远山倩影倒映其中,山水交融,美不胜收。待到夜幕低垂,江上渔火点点,与漫天星斗交相辉映,恍惚间难辨天上人间。
郴山郴水,滋养出醇厚的郴情,弥漫在温暖的人间烟火里。裕后街,这条承载着城市记忆的老街,青石板路诉说着沧桑,两旁古建筑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漫步其间,恍若穿越时空。店铺琳琅:传统手作精巧别致,特色小吃香气四溢,文艺小店静谧悠然。在这里,味蕾率先领略郴州之美:栖风渡鱼粉,汤鲜粉滑,回味悠长;临武鸭,肉质紧实,醇香诱人,是家家户户的心头好。更可邂逅婉转悠扬的湘昆表演,水袖轻扬,唱腔清丽,将古老文化的韵味演绎得淋漓尽致。
郴州的情,更熔铸于炽热的红色血脉中。步入湘南起义纪念馆,厚重的历史画卷徐徐展开。一幅幅珍贵影像,一件件斑驳旧物,无声诉说着革命先辈的峥嵘岁月与壮烈情怀。他们为信仰与理想,抛洒热血,铸就了不朽的丰碑。凝望这些历史的印记,崇敬之情沛然于胸,也更懂得今日和平的来之不易。
郴山,是大地雄浑的力量;郴水,是自然流淌的柔情;郴情,是灵魂栖息的港湾。这座城,得天地造化之神奇,承历史人文之厚重,聚淳朴百姓之热忱。怎能不爱这方水土?愿这灵秀之地永葆生机,其独特的山水情韵,恒久流芳。
作品点评
这篇文章展现了作者对家乡郴州深厚的感情和敏锐的观察力。作者运用如此丰富的词汇和多样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等),对山水景观的描写细腻生动,情感真挚自然,体现了对家乡文化的深刻理解。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黄萍
二审:刘娟丽
三审:李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