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893.周雅芳 | 郴州市宜章县第七中学学生
2025-09-19 15:37:36

  周雅芳

郴州市宜章县第七中学学生

作者简介

周雅芳,女,2012年正月出生,现就读于郴州市宜章第七中学七年级。乐观积极,做事认真努力,曾获“学习之星”荣誉称号。热爱学习,乐于助人。


代表作品

雾锁东江,情烙郴心

参赛作者:周雅芳郴州市宜章县第七中学

指导老师:谢荣鑫郴州市宜章县第七中学

“列车即将到达郴州西站,请提前整理行李,准备下车。”广播声落,紧接着是高铁平稳的停车声与车门开启的提示音。人们陆陆续续提着行李走出来,“郴州西”三个鎏金大字像镀了金边的名片,深深映入我的脑海。下一站,郴州东江湖。

这东江湖可不简单,堪称被群山环抱、云雾轻抚的一颗“湘南明珠”。用一句诗形容最贴切:“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绿蓝相接的湖面泛起粼粼波光。微风拂过,薄雾便如轻盈的白纱在水面缓缓浮动、荡漾,不愧享有“雾漫小东江”的美誉。日出时分,白雾为两岸的绿树成荫与倒映的镜花水月蒙上一层朦胧的云幔。清晨的阳光穿透薄雾,洒在雾的边缘,仿佛为它镶上了闪烁的钻石。及至正午,雾气渐散,却仍有轻纱般的水汽氤氲在湖面之上。太阳高悬,几缕流云点缀着湛蓝的天幕,远处高椅岭赭红的丹霞赤壁与雾霭迷蒙的东江湖相映成趣,构成天地间的主景。

领略过东江湖的仙姿,它的最佳搭档——高椅岭便映入眼帘。

高椅岭被誉为“上帝打翻的调色盘”。地理课本中描述的丹霞地貌,在此展现得淋漓尽致。赤红、橙黄、深褐的岩层清晰分明,宛如大树的年轮,记录着亿万年地质变迁的故事。蜿蜒起伏的龙脊山势磅礴,俯瞰着脚下小东江那一泓碧如翡翠的湖水,实乃绝佳的旅游胜地。山脊之间,悬空贴着崖壁建有一座玻璃栈桥。低头俯瞰,脚下便是幽深的小东江峡谷,颇有惊心动魄之感。走过栈桥,眼前又是高椅岭另一侧的葱茏绿意。即使偶尔被缥缈的云雾遮掩,也丝毫掩不住它“遗世独立”的风华。踏上龙脊之巅,丹霞地貌的壮阔全景便尽收眼底。

郴山郴水皆备,尚缺一份郴情。郴州人便如同本地的辣椒,性格里透着爽辣劲儿。说话语速快如疾风骤雨,干脆利落,两个字能说清绝不用三个。街边摊位的老板,踩着节奏招呼客人,神情逍遥自在。温婉姑娘那带着仙气的柔和语调,往往就藏在一句清脆的“老板,一根油条,谢谢”里。骨子里的泼辣直爽与心底蕴藏的温柔体贴,在郴州人身上奇妙地融合,可不就是典型的刚柔并济?对待远道而来的游客,他们亦是外显豪爽、内藏热忱,不仅热情指路,还恨不得把你直接拉到目的地,再塞上些本地特产。那份淳朴的热情,自是不言而喻。

郴州的山水人情,其韵味远不止于此。过多的言语描述反而显得苍白,唯有身临其境,细细品味,才能深切领悟。家乡的情感,便是这般需要用心感受。

最后,想起段义孚先生曾说过:“地方不仅是空间,它被赋予意义后,便成为安全与认同的所在。”此刻,我豁然明了,家乡,正是这样一个被我们赋予了生命意义的地方。

当再次踏上这片熟悉的土地,这份深刻的意义便油然而生。


作品点评

这篇作文构思精巧,三重意境层层递进,开篇以高铁广播声切入,用“鎏金大字如名片”的现代意象唤醒乡愁,山水人情的三重赋义:东江湖雾霭为“灵”,高椅岭丹霞为“魄”,郴州性情为“魂”,最终升华为段义孚的“意义之地”,让情感更具穿透力。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黄萍

二审:刘娟丽

三审:李艳艳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