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家欣
郴州市宜章县赤石乡学校学生
作者简介
肖家欣,女,2013年8月出生,郴州市宜章县赤石乡学校六年级学生。她品学兼优,积极参加校内外大型活动,曾参加艺术节朗诵比赛,手抄报获校一等奖。
她喜欢画画,感情细腻,生长在赤石乡,对家乡的独有的风景十分了解,如宏伟的赤石大桥,蜿蜒的渔溪河,见证历史的古街,鬼斧神工的大峡谷,环绕四周延绵不绝的大山……这些大自然馈赠给家乡的礼物,无不滋养着她的小小的心灵。
正是家乡的这些独一无二的景色,成为了她创作的灵感。她希望通过文字,把家乡的青山绿水展现出来,让更多人了解赤石乡的风貌,让人感受回归大自然的惬意,感恩大自然的馈赠,激起大家保护大自然的热情。
代表作品
飞鸟眼中的青绿家乡
参赛作者:肖家欣(郴州市宜章县赤石乡学校)
指导老师:李玲妹(郴州市宜章县赤石乡学校)
傍晚,我独自坐在田野间的小路上,抬头凝望着夕阳,夕阳像一个守财奴似的,正藏起它最后的金子。而我的思绪也越飘越远,像一匹脱缰的野马,潇洒地奔跑着。这时我想——如果我是一只鸟,会在我所热爱的家乡看到什么呢?
早上,天刚下完小雨,我飞到那由上千桥梁建设者们呕心沥血、用时6年才建成的——赤石大桥。我曾听乡亲们说过,它可不简单,创下过七个世界第一,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放眼望去,大桥就像一条白色的大龙静卧在山间。桥周弥漫着层层薄雾,给大桥增添了不少神秘感,让人感觉像在天宫中。刚下完雨,还没来得及散开的乌云,让大桥看起来更宏伟壮观起来。
飞过大桥,一条河映入眼帘——渔溪河。晴天的时候,明媚的阳光照射在河面上,小河似一条蜿蜒爬行的银蛇,闪着粼粼波光向远方爬行。而雨天的时候却截然不同,雨点滴在河面上,泛起阵阵波澜,让人不禁诗意大起,河水哗哗的响声更是使人心情舒畅。
河面上还有一座横卧的石桥——万寿桥。这座桥像古朴的玉带,连接着两岸的风景,桥上人来人往,悠闲自在。
我沿着桥面缓缓飞行,看见几位老人坐在桥边,手执钓竿,享受着垂钓的乐趣。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宁静与满足,仿佛与这山水融为一体,成为了这幅画卷中最温馨的一笔。不远处,几个孩童在桥上追逐嬉戏,他们的笑声清脆悦耳,为这宁静的景致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万寿桥下,渔溪河的水悠悠流淌,滋养着这片土地,也滋养着家乡人民的心田。我俯瞰着这一切,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热爱与自豪。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承载着我对家乡的深情厚谊,无论我飞得多远,这份情感都将是我心中最宝贵的财富。
到了中午,我扑扇着翅膀,心里想:夏天的天怎么说变就变,早上才下完雨,中午却是艳阳高照,酷暑难耐,我现在要去哪里避暑呢?飞了一会儿,到了一条阴凉的古街,于是我赶紧飞下去。古街两旁的房屋已经很老旧,青石板路被岁月打磨得光滑如镜。街道两旁,老式的木门半掩,偶尔传来一两声狗吠,让人仿佛穿越回了那个遥远的年代。这份宁静与和谐,是家乡独有的韵味。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熟悉,那么亲切,让我沉醉其中,久久不愿离去。
下午,我飞啊飞,看见了牛正在草地上大快朵颐,看见了形态各异的白云,看见了在树上演奏者的鸟儿们,看见了田野间翩翩起舞的蝴蝶,看见了......我的飞行越来越轻盈,全身充满了活力。
终于,我飞到了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大峡谷的地方。你可别小瞧这里,这可是“国家一级保护水源地”,四周都是岩石高山,水从山间流出,像是山神送给大地的甘泉,溪水清澈见底,水里鱼儿欢快地游来游去。我停在高山的岩石上,俯瞰着这鬼斧神工的景色,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一阵清凉的微风吹来,把我从思绪的远方拉了回来,我才意识到太阳已下山。我抬头眺望,远处延绵不绝的大山把我的家乡围了起来,像一位母亲把孩子保护在怀里,给足了安全感。
我悠闲地往家飞去,在路上,我看到了忙累了一天的乡亲们正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我知道,他们虽然辛劳,但心里却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都在为这片土地的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艾青曾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而我想说,为什么我的翅尖总恋着这片天空?因为赤石乡的青绿里,藏着我飞过的每一寸山河——宏伟的大桥是它的脊梁,蜿蜒的溪河是它的血脉,古街的青石板上刻着它的岁月,大峡谷的清泉映着它的灵魂。这被青山环抱、绿水滋养的故乡,早已把根扎进了我的心底。
我爱她的不俗,爱她的青绿,爱她的朴素。我爱你,我的家乡——赤石乡!
作品点评
这篇习作以“飞鸟视角”为奇思,巧妙串联起赤石乡的青绿之美,童趣与深情并存。开篇由夕阳引发想象,让“飞鸟”成为家乡的观察者,视角独特又自然。
从创七项世界第一的赤石大桥,到晴雨皆美的渔溪河,再到古意悠悠的万寿桥、宁静的古街、生机盎然的田野与大峡谷,景物描写既有“白龙静卧”“银蛇蜿蜒”的生动比喻,又融入建设者的心血、乡亲的生活气息,让“青绿”不仅是色彩,更有了温度与故事。
结尾化用艾青诗句,将情感推向高潮,字里行间满是对家乡的挚爱,是一篇有灵气的佳作。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李 妮
二审:黄 慧
三审:李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