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涵
郴州市临武县第六中学学生
作者简介
赵文涵,男,2011年1月出生,现就读于郴州市临武县第六中学八年级。2024年在临武县第六中学举办的校级生物竞赛中取得第一名,2025年获学校“十佳学生”荣誉称号。
代表作品
山水熔梦,郴情铸诗
参赛作者:赵文涵(郴州市临武县第六中学)
指导老师:骆 婷(郴州市临武县第六中学)
你从秦汉的晨曦中走来,将夜幕轻披在南岭的山脊。你在湘粤的脉搏上跳动,是南北风华共生的儿女。岭南的苍翠为你织就蓊郁的罗裙,江南的烟雨为你润色缠绵的诗行。你可曾听见?那“郴江幸自绕郴山”的千古吟咏,正与市井炊烟中的楼阁相拥,织就一幅流动的人文画卷。
看啊!郴州的山是凝翠的华章,郴州的岭是含黛的秀卷。在这“北瞻衡岳之秀,南直五岭之冲”的灵地,它承袭着岭南的风骨。苏仙岭的峭崖倚天而立,自白鹿洞的幽深处祈得福泽,于升仙石的云霭间俯瞰全城;飞天山以嶙峋的沟壑环抱碧水,将湘南明珠的传说,淬炼成民族的壮阔史诗;我尤爱莽山的险峻,那纵深的裂谷将五指峰的天工造化,镌刻成大地上的磅礴诗行。连绵的葱茏直燎天际,空灵的鸟鸣欲渡海涯。当我踏过嶙峋,登上极顶,豁然彻悟——这座林城并非群山“盘踞”的囚徒!
远眺处,长江与珠江为它引来天青色的活水,南岭的层峦为它掀起绿涛。四通八达的水道如血脉奔涌,澄澈的河流滋养着生命的沃土,湖泊与瀑布敞开热情的怀抱。晨光中的雾漫小东江,水汽织成流动的绸缎,用光的丝线捕捞渔舟的剪影;正午的滴水岩瀑布,以喧嚣的飞瀑展露大地最炽烈的盛情,激起的水雾沁透心脾;暮色里的东江揽月,借云蒸霞蔚的华裳,邀来漫天星河起舞。最终,在虫鸣织就的霜色里,于温泉氤氲的热雾中,所有疲惫悄然消融。这般山水,这般灵动的城,孕育了子民,他们的创造与深情,怎能不令人倾心?
郴州,这楚南大地的传奇!既是英雄之城,亦是“楚粤之孔道”。其文化自有铮铮铁骨——自强不息的锐气与开拓进取的勇毅。裕后街便是最好的见证:古街涅槃重生,在岁月的跌宕中,“两城”建设令青砖黛瓦与霓虹灯火相映成辉。一碗爽辣的栖凤渡鱼粉,熬煮着五湖四海的乡愁,让斑驳的铜钱故事化作街头鲜香。当古老底蕴树起“文化”的丰碑,人民与政府便携手筑就“文明”的殿堂。难忘抗疫前线白衣执甲的身影,更记洪流中消防员搏浪救人的英姿。建设美好家园,是百万郴州儿女的夙愿,更是时代交付的使命。
从秦汉烽烟到高铁飞驰,福城的灯火在古巷与广厦间流转。当列车又一次穿越翠岭碧湖,我们终将懂得:纵使万象更新,岁月荏苒,郴州山水赋予的赤子之心,永如初生般炽热滚烫。
作品点评
本文以诗化笔触礼赞郴州山河,构思精妙,开篇拟人勾勒千年文脉,中段分写山魂、水韵、人情三重意境,将雾漫东江的幻美与消防抗疫的勇毅交织升华。历史感与时代精神共振,是一篇写景抒情佳作。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黄萍
二审:刘娟丽
三审:李艳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