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佳怡
郴州市宜章县第八中学学生
作者简介
曹佳怡,女,2012年9月出生,就读于郴州市宜章县第八中学。
创作背景:身为一个在莽山云海滋养下、东江湖波光里成长起来的宜章少年,家乡的每一寸山水都烙印在她心间。正是这些浸润着泥土气息的亲身感受,让她真正读懂了“林邑”二字承载的灵秀与深情。
代表作品
三点水溶乡愁
参赛作者:曹佳怡(郴州市宜章县第八中学)
指导老师:邓文鹏(郴州市宜章县第八中学)
春日的柳枝蘸着细雨,在窗前勾出一笔朦胧的青绿。我坐在图书馆的角落,耳机里循环着郴州山歌的调子。笔尖沙沙地划过纸面,恍惚间,东江湖的水汽漫上眼角,苏仙岭的云雾从记忆深处涌来。
郴山:刻在骨子里的青黛
郴州的山不高,却层叠如诗。苏仙岭是刻在我童年里的一道剪影。记得小时候,父亲会在周末带我爬山。晨雾未散时石阶上覆着薄露,青苔在石缝间蜿蜒生长,像一幅未干的水墨画。爬到半山腰,偶尔便能遇见卖凉粉的阿婆。她佝偻着背,木桶里盛着晶莹的凉粉,浇上一勺红糖水,再撒下几粒桂花,甜味沁人肺腑。
郴水:流淌在血脉中的清波
如果说山是郴州的脊梁,那么水便是它的魂魄。东江湖的烟波,莽山的飞瀑,还有穿城而过的郴江,共同编织成一张流动的网,网住了所有郴州人的记忆。
小时候,我常在郴江边捡石子。江水清可见底,鹅卵石被冲刷得圆润光滑,阳光一照,宛如散落的星辰。
母亲说:郴江是倒流河,因它自南向北,逆流而上。这多像郴州人的性子啊,温润中藏着倔强,柔软里透着坚韧。
郴情:萦绕在烟火中的暖意
郴州的美不仅在山水,更在人情。这座小城仿佛被时光偏爱,街头巷尾的烟气从未褪色。
每年腊月,郴州的年味最浓。摊位上堆着酿豆腐、圆子和糖糍粑,空气里弥漫着豆豉和辣椒的辛香。卖米饺叔叔阿姨认识每一个街坊,我回来总要塞一袋刚出锅的米饺,说:“好久没吃啦,今天多吃点!”热气腾腾的米饺,一口咬下去,满满都是家的味道,这些琐碎的日常,在异乡的孤独时刻,总会化作心头最暖的灯光。
纸短情长,道不尽郴州之美。若有一天你路过这座湘南小城,请替我看一眼雨中的苏仙岭,听一听郴江的晚潮,尝一尝郴州的特色美食。因为那里的每一寸风物,都是游子心中永不褪色的乡愁。
作品点评
本文以饱满的诗情画意与深沉的文化底蕴打动人心。结构如山水长卷,语言炼如诗,立意厚重高远,将个人乡愁升华为跨越古今的集体精神图腾,结尾“天更蓝、水更清、情更浓”的誓言,更显时代担当。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黄萍
二审:刘娟丽
三审:李艳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