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欣辰
郴州市宜章县第八中学学生
作者简介
肖欣辰,女,2012年7月出生,就读于郴州市宜章县第八中学。
创作背景:郴州这些浸润着泥土气息的亲身感受,让她真正读懂了“林邑”二字承载的灵秀与深情。她渴望将这份刻骨的眷恋化作文字,让莽山的雄奇与郴水的清澈,永远奔涌在新一代守护者的誓言里。
代表作品
碧水绕郴城,青山映山城
参赛作者:肖欣辰(郴州市宜章县第八中学)
指导老师:邓文鹏(郴州市宜章县第八中学)
林邑苍苍,湘水泱泱——题记
我的家乡郴州,就像一颗镶嵌在湘南大地上的绿色明珠。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自古就有“林中之城”的美誉。每当我读到秦观笔下“郴江幸自绕郴山”的词句时,心中总会涌起无限自豪。在岁月流转中,郴山郴水郴情,早已在诗词的浸润下,凝成了一幅灵动的山水长卷。
郴州的山,各具特色。苏仙岭宛如一位温婉的仙子,山间古木参天,鸟语花香。苏仙岭的苍翠间,摩崖石刻群如散落的星辰。莽山,被称为“一座不用爬的山”,云涛翻涌如千军万马。直的山、横的岭、浓的雾、淡的云,乘坐全新索道,上下穿梭,一索飞渡,宛如置身仙境。最神奇的是这里的莽山烙铁头蛇,这种珍稀的蛇类让我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造化。
郴州的水,以东江湖最为动人。湖水清澈见底,倒映着蓝天白云,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郴江从南岭深处发源,自西向东穿城而过,在古代便是重要的交通要道。东江湖如一颗翡翠镶嵌在群山之间,清晨的湖面,渔民撒开渔网,晨雾与朝阳交织,构成“雾漫小东江”的奇观,这一景象让无数摄影师流连忘返。千百年后,水电站的轰鸣声与江水的咆哮声交织,诉说着古老与现代的碰撞。
山水相依之处,郴情在岁月里生根发芽。古往今来,郴州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他们或被贬至此,或游历路过,在这片山水间留下了动人篇章。秦观被贬郴州,于孤寂中写下《踏莎行·郴州旅舍》,其词中的愁绪与对山水的眷恋,触动着后人的心灵;而在民间,郴州的邻里之间,互帮互助,淳朴善良。每逢佳节,村落里热闹非凡,人们分享美食,传承着古老的习俗,这份浓浓的乡情,温暖而真挚。
从秦观的愁绪到当下的欢歌,郴山郴水始终以诗的韵律流淌。这里的每一座山峰都是凝固的诗行,每一条河流都是流动的诗篇,而郴情,则是永不褪色的韵脚,在时光的长河中,续写着属于这片土地的千古传奇。郴山的青翠,郴水的澄澈,郴人的热情,构成了我心中最美的家乡画卷。特别是宜章莽山的雄奇壮美,更让我为家乡感到自豪。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要用实际行动守护这片绿水青山,让郴州的天更蓝、水更清、情更浓。
作品点评
本文以饱满的诗情画意与深沉的文化底蕴打动人心。其突出优点有:1.结构如山水长卷:以“郴山—郴水—郴情”三幅画卷徐徐展开,最终落墨于乡情传承,脉络清晰如行云流水。2.语言凝练如诗,比喻等修辞手法赋予风景以诗性灵魂。3.立意厚重高远:从秦观词韵到水电轰鸣,从湘南暴动到少年守护誓言,将个人乡愁升华为跨越古今的集体精神图腾,结尾“天更蓝、水更清、情更浓”的誓言,更显时代担当。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黄萍
二审:刘娟丽
三审:李艳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