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雨萱
郴州市宜章县第八中学学生
作者简介
肖雨萱,女,2012年5月出生,现就读于郴州市宜章县第八中学七年级。
创作背景:这篇文字源于作者对郴州山水深切的眷恋与文化共鸣。她试图超越寻常描摹,用最真挚的笔触,倾诉对这片土地如山海般厚重、如水般悠长的深情。
代表作品
郴州山水情书
参赛作者:肖雨萱(郴州市宜章县第八中学)
指导老师:邓文鹏(郴州市宜章县第八中学)
郴州的山是蘸着墨写就的三行狂草,郴州的水是千年不褪色的平仄韵脚。当莽山云雾漫过秦代的月光,当东江涟漪轻叩宋代的檐角,这座城的山水便以天地为笺,用自然的笔锋写下永不褪色的情书。
第一行山色是苏仙岭的黛眉。晨雾在青石台阶上凝结成露,苔痕浸润着齐云二字的刻痕。山道蜿蜒如篆书,将苏耽化鹤升仙的传说镌入岩层。游人攀至山项,忽见云海翻涌似银涛,恍惚间听见羽衣人语在松涛间流转。山色与传说交融,让每一块岩石都成为会呼吸的典籍,青绿山水与人文墨色在晨昏线中完成千年对望。
第二行山色是高椅岭的赤壤。丹霞地貌在暮色中燃烧,赭红色岩壁倒映在晚霞里,恍若打翻的朱砂砚台。放牛老人的竹笛声掠过橘红色丘陵。当夕阳将山体染成琥珀色,整片土地便成为凝固的山水诗笺,用赤诚的色泽书写对大地的深情告白。
第三行山色是桂东八面山的苍翠。云雾在林海间流转,采茶女的竹篓里盛满晨光,茶香与山岚纠缠成绿色的丝线,织就湘南最温柔的经纬。山风掠过毛尖的刹那,整片山谷都在吟诵陆羽《茶经》的韵脚,让草木的清香浸透时光的褶皱。
郴江水则始终以平水韵的节奏应和。它从永兴银都流淌出金属的光泽,携着便江书院的墨香,在爱莲湖的碧波间写下出淤泥而不染的涟漪。摇橹人撑篙击水的声响,与《潇湘水云》的古琴韵律共振,在橘色晚霞中谱成流动的乐章。水流将“郴山重叠翠,湘水古来清”的赞叹反复吟唱,让每个音节都浸润着水的柔情。
当山的三行狂草与水的平仄韵脚相遇,郴州便有了立体的诗魂。这里的山水不是简单的自然景观,而是用千百年来铸就的立体情书——莽山的云是可视的叹息,东江的浪是可听的絮语,苏仙岭的松涛是可触摸的传说。千年郴情就在这郴州山水中悠悠生长……如同郴江绕城时的九曲回环,终将在岁月的沉淀里酿成最醇厚的文化佳酿。
作品点评
本文立意高远新颖,将郴州山水巧妙比作“三行狂草”与“平仄韵脚”的天地情书,赋予自然景观深刻的文化与情感内涵。意象瑰丽灵动,描绘极具诗意与画面感。语言精炼华美,如“凝固的山水诗笺”“浸透时光的褶皱”等表述,充满文学张力。文化底蕴深厚,将地理特征与历史传说、文人诗词完美融合,使文章兼具地域特色与人文厚度,极具感染力与示范价值。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黄萍
二审:刘娟丽
三审:李艳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