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
郴州市宜章县第八中学学生
作者简介
李俊,男,2011年10月出生,就读于郴州市宜章县第八中学。他能沉下心来反复推敲,主动查阅资料、请教老师,这份对科学知识的敬畏与执着,不仅让他在实验中收获了扎实的知识与技能,也参与了各项实验竞赛并获奖。
代表作品
宜人宜章 玉溪新曲
参赛作者:李俊(郴州市宜章县第八中学)
指导老师:黄婷(郴州市宜章县第八中学)
曾几何时,玉溪如同被遗忘在时光夹页里的一行模糊注脚,无声流淌在镇民习以为常的视野边缘——水色昏沉,堤岸荒芜,连名字都仿佛浸染着旧日尘埃,少有人特意提起。
而今日的玉溪河段,早已被时光与汗水洗涤一新。春日河畔,新植的桃李沿堤次第盛放,灼灼其华,宛如给澄澈的碧水镶上了一条粉白相间的流动花边。岸边修砌得齐整的步道,成了垂钓老者们消磨晨昏的乐园。那位常坐柳荫下的张爷爷,手中钓竿轻点水面漾开圈圈圆晕,他眯眼望着粼粼波光,总乐呵呵地念叨:“从前水浑得鱼影子也难见,如今水清了,鱼多了,连我这把老骨头也钓出滋味喽!”笑语在清波之上轻轻回旋,如鱼跃的轻响般点缀着流水光阴。
沿河岸绿荫铺展,常有举家出游的人们。周末午后,树影斑驳的空地上飘散着诱人香气:彩色的野餐垫上,妈妈正揭开保温盒,孩子们早已欢呼着围拢;旁边烧烤架上的肉串嗞嗞作响,油香混着青草气息弥漫开来,每一缕烟都缠绕着无须言说的满足与安宁。昔日寂寥的河滩,此刻被这烟火人间的温柔拥抱。
最是那横跨两岸的新桥,成了活力四射的舞台。傍晚华灯初上,桥栏边架起直播设备的青年男女,对着屏幕热情介绍着玉溪新貌,晚霞的金辉与远处连绵青山都成了他们生动的背景。镜头里流转的,不仅是玉溪的清波与笑语,更是这方水土被擦亮后焕发的自信容光——他们声音乘着无形的电波飞向四方,古老玉溪的崭新心跳,正通过屏幕向整个世界有力搏动。
夜幕垂落,河岸景观灯带次第点亮,如星河倒映人间。河水倒映着两岸灯火,恰似一条缓缓流淌的光之绸带。玉溪的嬗变,如静水深流,默默诉说着光阴的誓言:岸上花木扶疏、笑语喧嚷,桥头光影交错、声浪飞扬……这所有鲜润的生机,都源自无数双手无声的托举。那平整的步道、坚固的桥梁、畅通的直播光缆,哪一处不凝结着匠心和汗水?水清岸绿,最终映照的是政通人和的晴空;玉溪之水重获新生,奔涌的正是民心所向的幸福源泉。
玉溪这条旧时默然的水脉,终于从岁月蒙尘中苏醒,在时代的光照里化作环绕宜章的灵秀银练。它低吟浅唱的不再是孤寂,而是岸上每一张笑颜与灯火共同谱写的崭新乐章——这一曲清音流响之处,宜人宜章,万物生辉;这流水映出的崭新人间,正是我们被幸福时光精心灌溉的家乡。
作品点评
小作者观察力敏锐,选取了垂钓、野炊、直播三个极具时代感和生活气息的典型场景,画面感极强。运用了丰富的比喻。文章最后升华点题,赞美“政通人和”与“民心所向的幸福”。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家乡巨变的欣喜与自豪,情感真挚动人。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黄萍
二审:刘娟丽
三审:李艳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