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2078. 谷昣 | 郴州市宜章县第二完全小学学生
2025-09-10 09:58:00

  谷昣

郴州市宜章县第二完全小学学生

作者简介

谷昣,女,出生于2017年4月,现就读于郴州市宜章县第二完全小学,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学习标兵”“文明标兵”和“劳动之星”,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


代表作品

宜章的故事藏在山水里

参赛作者:谷昣(郴州市宜章县第二完全小学

指导老师:邓红梅(郴州市宜章县第二完全小学

莽山的树好高呀,像爸爸举起的大手,把天空托得蓝蓝的。我和爸爸去爬山,调皮的猴子从树干后探出头,眼睛吧嗒吧嗒的看着我。爸爸说,这里的每片叶子都记得故事,风一吹,就沙沙地讲给我们听。

老师带我们去湘南暴动纪念馆,墙上的图画里,红军叔叔戴着红星帽,眼睛亮闪闪的。我摸了摸玻璃柜里的旧水壶,好像能听见当年“咕噜咕噜”的喝水声。邓家湾的邓中夏故居,院子里的石榴树结满了红果子,像无数个小灯笼,照亮了青砖房。

玉溪河绕着县城流,我和小伙伴在河边画画。画里有莽山的绿,有纪念馆的红,还有邓中夏故居的青砖墙。妈妈说,宜章的山记得勇敢,水记得温暖,我们要把这些故事,像种子一样种在心里。

风从河面吹过,带着我们的笑声,跑向莽山,跑向纪念馆,告诉它们:我们长大啦,会好好听故事呢!


作品点评

这篇习作以孩子的视角描绘了宜章的自然与人文之美,语言生动,充满童趣和想象力。文中巧妙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如“树像爸爸举起的大手”“石榴像小灯笼”,将静态的景物赋予动态的情感,展现了孩子对家乡的细腻观察和真挚热爱。同时,通过纪念馆、故居等场景的穿插,将红色文化自然融入生活记忆,体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意义。结尾以“种子”为喻,点明传承主题,情感升华自然。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李   妮

二审:黄   慧

三审:李艳艳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