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诗颖
郴州市北湖实验学校学生
作者简介
朱诗颖,女,2010年7月出生,就读郴州市北湖实验学校。品学兼优,多次获评学校“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爱好广泛,文学作品多次获学校南湖社“优秀作文奖”。
代表作品
莲韵郴州,映耀时代之光
参赛作者:朱诗颖(郴州市北湖实验学校)
指导老师:白艳兰(郴州市北湖实验学校)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南宋诗人杨万里笔下的莲,是西湖六月醉人的胜景,也是对美好事物的由衷礼赞。莲,这一独特的文化符号,在郴州这片热土,亦有着深厚的渊源与独特的意义,与时代发展紧密相连,绽放着迷人光彩。而在郴州的莲文化传承中,濂溪书院无疑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濂溪书院,为纪念北宋理学家周敦颐而建。周敦颐,这位理学开山鼻祖,其千古名篇《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以莲为喻,托物言志,将莲的高洁品质刻画得淋漓尽致,成为后世修身立德的典范之作。书院内,处处可见莲文化的印记,从建筑装饰到陈列展品,莲的元素巧妙融入其中,仿佛在无声诉说着那段跨越千年的文化传承。
大门和檐柱上的楹联“学衍道源,德化苍生”“濂溪水汇天下水,道学心达圣人心”,不仅高度概括了周敦颐的理学成就及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也揭示了莲所承载的精神内涵在郴州的传承脉络。漫步于书院,仿佛能感受到周敦颐当年在此开阐理蕴、著书立说的场景,他的思想如潺潺濂溪水,润泽着一代又一代的郴州人,让莲文化深深扎根于这片土地。
在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濂溪书院作为莲文化的重要载体,在这一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如今,它不仅是郴州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更是弘扬时代精神的窗口。
书院积极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全国性周敦颐理学思想研讨会,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齐聚郴州,共同探讨莲文化背后的哲学思想与道德准则。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得郴州“理学圣地”的声名远播,让更多人了解到莲文化的魅力,激发了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意识。
同时,濂溪书院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社会建设紧密结合。在经济领域,以书院为依托,周边地区发展起了特色文化旅游产业。游客们慕名而来,在欣赏书院古朴建筑、感受浓厚文化氛围的同时,也带动了郴州餐饮、住宿等行业的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例如,苏仙区爱莲湖公园内的濂溪书院周边配套设施完善,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赏荷游玩,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从社会层面来看,莲所代表的廉洁、正直、高洁等品质,通过濂溪书院这一平台,为郴州的社会风气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滋养。在廉政文化建设中,书院成为重要的教育基地,以莲喻廉,提醒党员干部坚守廉洁底线,做到“出淤泥而不染”,营造了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许多单位组织党员干部到书院参观学习,接受莲文化的熏陶,让廉洁自律的观念深入人心。
濂溪书院,这座承载着千年莲文化的古老建筑,在郴州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刻印记,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在新时代,我们应继续充分发挥濂溪书院的文化价值,传承和弘扬莲文化,让莲的芬芳飘溢在郴州的每一个角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让莲韵郴州,因濂溪书院的存在,成为闪耀在时代舞台上的璀璨明珠。
作品点评
文章紧扣莲文化与濂溪书院,将历史文化、时代政策、社会发展有机融合。从周敦颐名篇切入,深入阐述书院的文化内涵与时代意义,条理清晰。通过文旅结合、廉政教育等实例,凸显莲文化在新时代的多元价值,主题鲜明,论证充分。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黄萍
二审:刘娟丽
三审:李艳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