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0606.李薇 | 郴州市临武县第一中学学生
2025-09-04 16:58:19

  李薇

郴州市临武县第一中学学生

作者简介

李薇,女,2009年7月出生,郴州市临武县第一中学学生,学习成绩优异,担任班团支书,在2024年获郴州市“三好学生”。

创作背景:此文展现了郴山之连绵,郴水之流动,郴情之美好。作者用文字传达对郴州这一方水土的诚挚热爱。

代表作品

一方水土的精神图景

参赛作者:李薇郴州市临武县第一中学

指导老师:文艳芬(郴州市临武县第一中学

郴州的山,不是那种令人望而生畏的险峰,而是如母亲臂弯般温柔的连绵;郴州的水,不是那种奔腾咆哮的激流,而是似智者低语般沉静地蜿蜒。在这山水之间孕育了一种独特的情感——郴情,它不事张扬却自有力量,不刻意雕琢却浑然天成。郴山郴水郴情,共同构成了“大美郴州”的精神图景。它既是地理的坐标,也是心灵的归宿。

郴山以它坚韧的品格塑造了郴州人的品格。在湖南的南陲,湘粤交界之处,有一座小城坐落在群山环绕之中,那便是临武。临武的山不似泰山之高峻,但也独有一番风味。通天山,以险峻著称,是临武的一大风景名胜。清晨,云雾缭绕,使人仿佛置身仙境之中。而西瑶绿谷国家森林公园则是另一幅图景。层峦叠嶂,古木参天,藤蔓缠绕,郁郁葱葱,就像是镶嵌在群山之中的一颗绿宝石,走进其中,便觉心旷神怡,豁然开朗。盘龙山公园是临武人的避暑胜地,传说有文人在此避暑,研磨作画,也为盘龙山大挥笔墨。夏天,临武人在此喝茶吟诗,谈天说地,这份松弛与恬淡,展现了临武人于自然中寻一方安宁的精神追求。如今,山的精神已内化成城市的气质,在钢筋水泥的现代建筑中,我们依然能感受到那份来自山野的坚韧与恒久。

郴水以它的灵动滋养了郴州文化的血脉。东江湖如一块碧玉镶嵌在群山之间,它的清澈不仅映照天空,更映照出郴州人内心的明净。湖水滋养了沿岸的生命,也滋养了独特的渔家文化——撒网的动作成为舞蹈,号子的声音化作歌谣。武水河穿城而过,千百多年来,为临武人民提供丰富的水源和赖以生存的环境。河畔杨柳依依,妇女捣衣声阵阵,炊烟袅袅,为小城增添了几分烟火气。水赋予了郴州人灵活变通的智慧,也培养了他们对生活的亲情。在水的熏陶下,郴州文化既有南方水乡的温婉,又有山水交汇处的包容与开放。水是流动的历史,每一道波纹都在诉说着这座城市与它的居民的相互成长,互相成就。

郴情是这片土地最动人的风景,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细节里。清晨,城东市场里此起彼伏的吆喝声中,是商贩摊主与大爷大妈们关于菜价温柔的较量;午后,乡村树下遮阴的老人们,正谈笑风生;夜晚,文昌街上夜市大开,纷纷攘攘,人来人往。这种情感不似北方豪情那般外放,也不似江南柔情那般缠绵,而是自有一种恰到好处的温暖与真诚。郴州人表达关怀的方式可能是一碗热腾腾的鱼粉,或是请客人吃一碗饭的热情,这些细微处见真章的情感交流,构成了城市里最坚实的温度。

郴山赋予风骨,郴水孕育灵性,两者交融形成的郴情,正是郴州这座城市最宝贵的财富。城市魅力不在于楼层的高度,而在于人心的温度;不在于道路的宽度,而在于文化的深度。郴山郴水郴情,这一片水土的精神图景,既是过往的沉淀,也是未来的指引。所谓乡愁,不过是山水与人情在记忆中的发酵。而郴州最动人心处,便是它让这种发酵的过程继续进行,让每一个生活于此的人,都能在寻常巷陌中找到心灵的归宿。


作品点评

本文系统阐释了“郴山、郴水、郴情”三者的内在关联及“大美郴州”人文内核。文章视野开阔,情感深沉,既有对郴州风物的深情讴歌,更有对文化传承与人心温度的深刻思考,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抒情议论文,深刻诠释了“郴情”的丰富内涵。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李金香

二审:张振萍

三审:吴娜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