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843王云果果 | 郴州市北湖实验学校学生
2025-09-11 09:40:49

  王云果果

郴州市北湖实验学校学生

作者简介

王云果果,女,2011年1月出生,就读郴州市北湖实验学校八年级,品学兼优,多次获得“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爱好广泛,性格开朗。


代表作品

郴山不语

江月长明

参赛作者:王云果果郴州市北湖实验学校

指导老师:梁美霞郴州市北湖实验学校

郴山静静伫立,郴水悠悠流淌,时光仿佛在此编织了一个如梦的网,将千年的故事与无尽的乡愁悄然收藏。

秦观的词稿,在历史的风中被轻轻翻到泛黄的那页。“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九百年前,这位失意的词人于郴州的山水间,发出这饱含愁绪的叩问。当暮色轻柔地吹开词卷,那问句穿越时光的长河,在苏仙岭的云雾中鲜活起来。我置身于这如梦似幻的云雾里,看晨光奋力穿透层层叠叠的绿浪,每一丝光线都像是历史的丝线,牵扯出这座被楚辞浸润的古城那深藏的记忆。

郴山,恰似一部古老的史书,它的每一道褶皱里,都藏着时光的密码。莽山的原始森林,宛如一座时光的博物馆。桫椤叶片上凝结的,不仅是侏罗纪时代的露水,更是岁月长河中生命的延续与守望。南岭走廊的岩壁上,韩愈题写的“昌黎经此”四字,虽已泛着青苔,却依然散发着历史的墨香。郴山不似五岳那般巍峨险峻,它自有南方山脉的温润与柔情,恰似母亲的手掌,轻柔地托起千年的岁月变迁,护佑着这片土地上的生灵。

郴水,则是一首流动的诗经。爱莲湖畔,周敦颐种下的莲花,依旧秉持着“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性,仿佛在诉说着君子的操守。永兴板梁古村的青石板路,承载着无数岁月的足迹,徐霞客踏月而来的身影仿佛还在眼前浮现。而雾漫小东江的清晨,那是一幅绝美的画卷。渔人驾着马篷船,缓缓破开乳白的晨雾,船头鱼鹰振翅的瞬间,江水波光粼粼,宛如流动的诗篇,与柳宗元笔下“清莹透彻”的意境完美契合。

真正的答案,其实藏在郴州人的眉眼里。裕后街的茶馆中,茶香四溢。银发的老者操着湘南方言,讲述着义帝徙城的旧事;栖凤渡的鱼粉摊前,老板娘舀起一勺红艳艳的辣椒油,精准地泼在煮得晶莹剔透的粉上,那浓郁的香气,瞬间弥漫开来,勾起人们心底最深处的乡愁。

夕阳如沉金,当暮色再次缓缓爬上苏仙岭,整座山仿佛被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此刻,我终于读懂了秦观词中的未解之问。郴江绕山千年,它并不只是简单地流淌,而是肩负着传递楚地月光、宋词平仄以及现代霓虹灯光影的使命。它将这一切都融入那醉人的乡愁之中,让每一个故乡的游子,都能在江中的月亮里,在自己的心间,找到那份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与牵挂。

郴州的山、水与人,共同谱写了一曲千年的乡愁之歌,在时光的长河中久久回荡,永不落幕。


作品点评

文章对郴山、郴水的描写尤为精彩,郴山被比作古老史书,郴水喻为流动诗经,赋予自然景观丰富的人文内涵。文中对郴州人生活场景的刻画也生动鲜活,裕后街茶馆里老者讲述旧事、栖凤渡鱼粉摊老板娘的热情,都让乡愁有了具体的落脚点。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黄萍

二审:刘娟丽

三审:李艳艳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