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0569.邝岩博 | 郴州市临武县第一中学学生
2025-08-01 15:14:25

  邝岩博

郴州市临武县第一中学学生

作者简介

邝岩博,男,2008年12月出生,郴州市临武县第一中学学生,热爱写作,曾在市级征文比赛中获一等奖。

创作背景:作者以郴山郴水郴情为焦点,细致刻画了一幅人文画卷,同时也呼唤时代青年为祖国作贡献。文中介绍了郴州美景又细数郴地文化,饱含对故土的热爱。

代表作品

予你千载时光,绘万世人文情卷

参赛作者:邝岩博郴州市临武县第一中学

指导老师:蒋梅方郴州市临武县第一中学

当耒耜在古老的湘南大地洒下农耕文明的种子;先秦的建制横贯两千七百多年的光阴,延续至今;当橘井的中医药传承千年,你便该明白,“郴州”二字,蕴藏着多少代人的盛衰沉浮,多少代人的希望和向往。

翻开历史的书篇,我们难以忽略那名为郴州的宏篇。以文为笔,以时光为卷,郴州用它独一无二的风韵向我们传递着跨越千年的问候,述说着场场震撼古今的相遇。梦回上古,神农踏足古老的嘉禾丙穴,拉开人类驯养家畜的序幕;流传广泛的苏耽化仙,为瑰丽山水氤氲仙雾,因而与“苏仙岭”此名结缘。郴地的秀丽风景无声化解了秦少游的失意落寞,因而吟诵出“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留下那“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的绝唱。若说历史传说为郴州蒙上神秘的色彩,那文化风俗则为其打上艳丽的点缀。你看那临武傩戏,呈现出浓厚神秘的楚巫文化,为人民驱邪避灾;你听那真情告白、跌宕起伏的嘉禾伴嫁歌,寄托着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真切向往。点点文火如灯,照亮郴州的历史画卷。

以郴山为骨,以郴水为脉,以郴人为心,郴州用它瑰丽隽永的风姿,展露冠绝古今的气质。那以丹霞地貌著称的高椅岭,高低起伏的山丘好似红色的波浪;夕辉映照,金红泛开波浪,虽不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那般宏伟壮阔,却依旧予人苍茫寂寥之感。东江湖则宛若一颗澄澈的蓝宝石,其中游鱼与光阴共舞,晓雾与残阳同存。江水不时奔涌上岸,滴滴水珠滚落草间,碎成千百个映射的世界。每逢夕阳西下,大片碎金洒落湖面,织成一条金色的毯子,暖彻心扉。生活在如此瑰丽的风景中,郴地人民因而品质纯良,乐行善施。淳朴的民风为郴山郴水添上温暖的人文关怀。郴州以它秀丽的风景,孕育出独属于郴地人民的浪漫与风骨。

以革命为基,以红色为调,以新时代为曲,郴州为我们奏响革命与发展的乐章。湘南暴动的熊熊烈火,燃起了民族解放的希望;桂阳山下人困马乏的红军,却创下秋毫不犯的佳话;满载强国梦的七一一矿车,输送出两弹一星的真切念想。湘南暴动是革命的海洋,是人民的希望!

郴地人民用自己的汗水与努力浇灌着新中国的大厦。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大步迈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引我们将一座座矿山化为青山,鲜艳明亮的绿替代了灰白暗沉的灰,那是郴州的生命之色。绿波似海间,灿阳绽光,盛夏的气息在疯长。血脉相传的红色基因,指引着我们跟随党的方向。在一代代人的努力下,郴州奏响了最悦耳的盛世华章。

回首过去,浮现在眼前的是一代代先驱前仆后继,投身发展的身影;展望未来,时代的重担尚需吾辈青年肩扛。回望历史问初心,千秋伟业谁扛鼎,茫茫九脉流中国,纵横当有凌云笔。我相信,在这片广阔而厚重的土地上,流淌着郴地血脉的中华儿女,必将为时代发展献出自己的力量。

发展的脚步未曾停下,山河的荣光仍在闪耀,郴州的故事尚未完结。郴州人民持久不断地用自己的拼搏与坚持,继续书写这部壮阔史诗。

作品点评

作者巧妙融合历史传说、经典诗文、独特民俗、壮美风光与红色基因,展现了郴州作为历史名城、生态福地、革命热土和时代新城的多元魅力。文章以时间为经,以文化精神为纬,层层递进,最终升华至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李金香

二审:张振萍

三审:吴娜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