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1965. 李奕锴 | 郴州市第六完全小学学生
2025-09-01 15:18:09

  李奕锴

郴州市第六完全小学学生

作者简介

李奕锴,男,出生于2014年3月,就读于郴州市第六完全小学,班级语文课代表,热爱阅读,热爱乒乓球,曾获得北湖区阅读活动“二等奖”,曾取得北湖区乒乓球团体第二名的好成绩,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多次获得“学习标兵”“三好学生”等综合性荣誉。

创作背景:作者自幼生长于郴州,常漫步山水间,熟悉竹编、瑶绣等本土文化。这次写作,将乒乓球训练感悟与家乡元素相融,以球拍为笔,书写地域文化与成长交织的故事。

代表作品

郴山织韵 球桌藏光

参赛作者:李奕锴郴州市第六完全小学

指导老师:何舒颖郴州市第六完全小学

清晨,苏仙岭笼着薄纱似的雾气,我背着包沿山道奔跑。青石阶上,深浅凿痕嵌着千年前采药人草鞋的印记,郴州的文化血脉,随晨风悠悠渗入我的呼吸。坐在石凳上,从包里拿出我心爱的乒乓球拍,我的思绪不知不觉飘向了远方。

在郴州,连乒乓球拍都沾着历史的温度。球馆球桌上,我常念起家乡竹编匠人织就的经纬,他们指尖翻飞时,总说:“三分手艺七分韧”,这让我练正手弧圈球时,懂得了沉淀,更明白了每一缕缠绕中,都藏着劲道。还记得今年的校乒乓球半决赛中,对手打出来的旋转球如瑶绣反面般诡谲。刹那间,我想到了瑶绣针脚,悟出逆向预判的诀窍,快速做出判断,球拍似绣花针,精准锁住落点,最终使我赢得了比赛。

东江湖晨雾,是我最特别的“教练”。每次训练前,我在湖边凝望氤氲水汽,看它们凝成光束,这教会我在多球训练里,捕捉瞬息万变的节奏。寒假集训时,反手拧拉遇瓶颈时,教练讲高椅岭上的丹霞绝壁,我一边听着他的讲述,一边望着夕阳染红的褶皱山峦,忽然悟出:旋转球像地质运动里岩层扭曲,力量与角度博弈,藏着大地的密码。

曾忆去年秋日,踏入板梁古村。青砖瓦灰间,老艺人用竹篾编出“郴”字灯笼——这启发我在双打练习里,设计“竹海战术”:把郴州竹海随风起伏的韵律,化作左右吊角组合球。在北湖区乒乓球决赛赛点时,我与搭档的击球声,和祠堂檐角铜铃共鸣,似听见百年前湘南起义的号角声在球网两侧激荡,一举夺下我未曾取得过的好成绩。

暮色里,我凝望着苏仙观飞檐铜铃,它摇着千年文脉,低头仔细地擦净球拍,忽见晚风把瑶绣纹样轻轻拓印在球桌上。我想,那些被郴州山水浸润的时光,早化作胶粒上永不褪色的文化胎记。


作品点评

文章以乒乓球为线,串联郴州山水与技艺,意象鲜活。少年将乡土智慧融入运动,字里藏着对家乡的热爱与成长的思考,灵气动人。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王君

二审:黄慧

三审:李艳艳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