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798.周雨甜 | 郴州市汝城县大坪镇中学学生
2025-09-04 16:49:56

  周雨甜

郴州市汝城县大坪镇中学学生

作者简介

周雨甜,女,2011年11月出生,就读于郴州市汝城县大坪镇中学七年级。

创作背景:偶然刷到郴州航拍视频,老街秤杆、茶园采茶画面,想象自己十年后身处异乡求学时,勾连起对故乡大坪的记忆。为了留住这份跨越时间、空间的乡愁,于是有了这篇饱含深情的文字。


代表作品

山水烟火里的絮语

参赛作者:周雨甜郴州市汝城县大坪镇中学

指导老师:李智莉郴州市汝城县大坪镇中学

方寸屏幕外,烟火故乡情。在手机上刷到郴州“林邑之城”的航拍视频,云雾缭绕的五盖山茶园与波光粼粼的郴水让我心生向往。可当镜头扫过老街秤铺里摇晃的秤杆,记忆却突然冲破屏幕,将我拽大坪——那里没有郴山郴水的灵秀,却有香火龙跃动的星火,和油菜花海里翻涌的金色浪潮。

视频里郴山茶农指尖翻飞采茶的画面,总让我想起大坪春日里的清晨。漫山遍野的油菜花将天地染成金色,阿婆们头戴斗笠穿行其间,指尖轻捻菜籽荚的模样,与郴州人采摘春茶时的专注如出一辙。父亲常说,收割菜籽要趁晨露未散,这样的菜籽榨出的油才够清亮。榨油坊里,机器轰鸣声中飘出的菜籽油香,和手机里郴州茶厂飘出的茶香,虽相隔千里,却都裹着同样浓稠的乡土气息。

最难忘的是手机里郴州人用杆秤称量守护古树新意的场景,这让我想起大坪的香火龙盛会。每当重要节庆来临,全村老少便聚在晒谷场,用稻草、竹篾扎起数十米长的巨龙,再将成百上千支香火密密插在龙身。锣鼓声起,青壮年举着龙身奔跑,香火明灭间,龙身宛如一条缀满星辰的河流。小孩子们举着用菜油浸过的火把跟在后面,老人们则忙着往香火龙身上添香。没有人计较谁出的力多,谁带的香火少,就像郴州人守护古树时,杆秤称量的从来不是物品的重量,而是人心的温度。

屏幕里的郴州是“林邑”二字构筑的诗意远方,而记忆中的大坪则是扎根人心的烟火故乡。一个用秤杆丈量山水人情,一个用香火龙串联起岁月温情;一个藏在镜头里令人憧憬,一个刻在血脉中永不褪色。但它们都在用最朴素的方式,称量着土地与人、人与人之间最珍贵的羁绊。

屏幕里的郴州与记忆中的大坪,似两颗熠熠星辰,照亮对土地人文的探索。我开始在假期踏上郴州的土地,去五盖山茶园,看茶农指尖在绿叶间灵动飞舞,听他们讲与茶相伴的岁月;走进老街秤铺,触摸那斑驳秤杆,感受时光沉淀的温度。

身在大坪的我,在油菜花开时,和阿婆们聊聊菜籽的故事;节庆时,参与香火龙盛会,看火龙在夜空下舞动,体会邻里互助的热忱。这两地,以不同形态,教我懂得土地孕育的生机、人文传承的力量,让我明白,无论远方的诗意还是故乡的烟火,都是生命里珍贵的滋养,指引我去拥抱更多元的美好。


作品点评

文章以手机屏幕为媒介,巧妙勾连郴州与故乡大坪。从油菜花与春茶、菜籽油香与茶香到秤杆与香火龙,细节交织中尽显乡土共鸣。文字温润,将诗意远方与烟火故乡相融,于对比中传递土地与人的深厚羁绊,情感真挚动人。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黄萍

二审:刘娟丽

三审:李艳艳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