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791.李虎博 | 郴州市嘉禾县第三中学学生
2025-09-04 16:31:18

  李虎博

郴州市嘉禾县第三中学学生

作者简介

李虎博,男,2011年10月出生,就读于郴州市嘉禾县第三中学。热爱学习,尤爱古文,班上同学赋外号“古风小子”。


代表作品

郴江春韵绕仙岭

参赛作者:李虎博(郴州市嘉禾县第三中学

指导老师:蒋花云(郴州市嘉禾县第三中学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题记

春意渐浓时,万物正舒展着筋骨。在湖南郴州的广袤大地上,苏仙岭静静矗立,漫山繁花似锦,晕染出一幅灵动的自然画卷。它以洒脱之姿融自然灵秀与千古人文于一体,宛如一位谦谦君子,在山头默默数千年光阴,引得游人驻足,仰观其韵。

山峦连绵

阳春三月,漫步苏仙岭,连绵山峦映入眼帘。它不及泰山巍峨,不似黄山险峻,却自有一番温润风骨。山势平缓舒展,像位含笑的母亲,静静凝视着身旁挺拔的峰峦。春回大地时,漫山草木便睁开五彩的眼,为这片层叠山峦晕染开鲜亮色彩,恰如山水画中最灵动的一抹笔触。路边古松枝叶如云似盖,遮天蔽日,阳光穿过叶隙,洒下碎金般的光点。这般景致,让这幅山水长卷更添几分灵秀与深邃。

溪水低吟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既有山的静穆,便少不了水的灵动。苏仙岭的水,没有黄河的澎湃,不及长江的壮阔,却藏着独有的清澈。山脚下,一湾清溪蜿蜒流淌,阳光洒在水面,碎银般的光随波晃动,仿佛有银龙在水中轻游。溪边的石头被水流磨得光滑圆润,顶上覆着青苔,像戴了顶青绿小帽。溪水潺潺,似在低声诉说——千年前,少年苏耽在此修仙得道,山岭因此得名;在苏仙岭下的郴江边,苏母洗衣时拾得红线,诞下这位仙人。这些流转的传说,为溪水叠上了层神秘光晕,引得游人循声而来,欲探其源。

仙岭含韵

漫步苏仙岭,一草一木皆含古韵,一山一水俱藏故事。它见过数千年的晨曦暮霭,也亲历过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既是自然绘就的丹青,更是承载文明的宝库。它见证着郴州的过往,也托举着这片土地的未来。

这座由自然与历史共同雕琢的圣地,是郴州胸前的明珠,更是三湘大地上的瑰宝。每寸土地都在低语,每缕清风都在传递。不妨在此驻足,让千年故事漫过心头,让春日生机拂过眉眼。


作品点评

本文以春为线,串联起苏仙岭的山水人文,笔致清雅,意境浑成。开篇引王维诗句作题记,暗合“静观”之趣,奠定温润基调。山峦描写以“含笑的母亲”喻其风骨,溪水叙述融传说于“碎银光点”,自然意象与人文传说交织,既见草木之灵,亦显历史之重。结尾将仙岭喻为“郴州胸前的明珠”,收束于“千年故事”与“春日生机”的交融,余韵悠长,尽显地域文化与自然之美。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黄萍

二审:刘娟丽

三审:李艳艳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