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妍
郴州市宜章县养正中学学生
作者简介
张妍,女,2008年9月出生,郴州市宜章县养正中学学生。多次获校级“三好学生”“进步之星”。
创作背景:郴州,一幅泼墨在湘南大地的山水长卷。真正的郴州之魂,远不止于视觉的馈赠。其山川的险峻、历史的跌宕、产业的沉浮,早已在岁月中熔铸出一种独特的风骨,一种刚柔并济、坚韧不屈、勇于担当、开放包容的精神气质。作者有感而发,创作此文。
代表作品
山水润郴州,诗篇绕千岩
参赛作者:张妍(郴州市宜章县养正中学)
指导老师:许若(郴州市宜章县养正中学)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秦观这两句千古绝句,恰似一把神奇的钥匙,悄然唤醒了我对郴州的无限情愫。这座被山水环抱的城,宛如一幅泼墨山水长卷,每一寸肌理都流淌着诗意的韵律。
郴州的山,是大地挺起的脊梁,是大自然最精妙的杰作。“以谷雨催花凋碧萝,满山满谷走过风波”,揭开莽山的神秘面纱,那片原始深邃的丛林像被岁月遗忘的仙境——遮天蔽日的古树肆意舒展,粗壮枝干盘根错节,仿佛在低声诉说千年故事;山间溪流清澈见底,顺着蜿蜒山势潺潺流淌,奏响一曲自然的天籁。我曾与家人同攀莽山,崎岖山路间汗水浸湿衣衫,热情却丝毫未减。立于山顶俯瞰,绵延山峦在云雾中若隐若现,这片经岁月雕琢的土地,既是自然的艺术品,也是历史的沉淀,奇峰怪石与陡峭崖谷间,处处藏着神秘的诗韵。
若说莽山的美在于原始深邃的幽静,那高椅岭的晨曦则美得如诗如画。郑明安曾在此感叹:“椅岭丹霞入眼眸,红颜映水鱼穿径,险寨浮阳鸟转喉”,道尽了这份天地馈赠的纯净。丹霞地貌与碧水相映,宛如流动的山水画卷,红色砂岩在岁月雕琢下化作各样奇形:或如巨龙横卧,或似雄鹰展翅。沿龙脊小心翼翼前行时,心中既激动又紧张——脚下是万丈深渊,眼前是绝世风光,那份震撼至今难以忘怀。站在岭巅,云雾缭绕中,山水相融、犬牙交错,美得令人屏息。
山为骨,水为魂,郴州的灵秀更在水的滋养中尽显。东江湖便是这片土地最璀璨的眼眸,欧阳烈笔下“烟雾缭绕,碧波万顷”的景致,恰是它最真实的模样。薄雾如轻纱缥缈,白梅桥在雾中若隐若现,乘一叶小舟漫游碧波之上,看渔夫熟练挥洒渔网,恍若误入蓬莱仙境。如今这方胜景早已声名远播,文人墨客争相挥毫,为东江湖又添几分诗意。
这片山水孕育的不仅是仙境,更有浸润在血脉里的人文风骨。当山水的温婉滋养出深潭蓄势般的坚韧,遇上革命烽火燃遍南岭,这份柔韧便骤然迸发为不屈的刚强。湘南暴动的号角声中,农工赤卫队褴褛衣衫下裹着折不断的脊梁;面对围剿与屠刀,他们紧抿的嘴角藏着对光明的赤诚向往,恰如莽山古木恨如铁,暗夜举旗是故乡的决绝。这份精神,正如高椅岭历经亿万年风雨剥蚀,仍以最倔强的姿态傲然矗立——头颅可以低下,只为积蓄下一次昂起的力道;生命可以被夺走,但追求解放与真理的意志,永远在历史苍穹下熠熠生辉。
这方水土,既以美景养眼,更以风骨铸魂。它让我懂得,真正的美是刚柔并济的磅礴,是历经风霜仍向光而生的不朽传奇。
郴州,你是我心中永不落幕的壮丽交响——既有风景的柔情诗篇,更有精神的钢铁脊梁。这份源自郴山郴水的力量,早已超越肉身的极限,化作兼具诗情画意与坚定执着的精神图腾,在岁月长河中永远激荡。
作品点评
本文以秦观诗句起笔,将郴州的山水人文徐徐铺展,结构精巧,衔接自然。作者对莽山、高椅岭、东江湖的描摹,融诗词于景,兼具画面感与韵律美;由景及人,笔锋转向湘南暴动的历史风骨,让景物之美与精神之刚形成呼应。文字刚柔并济,既见对自然的细腻感知,又含对地域精神的深刻体悟,可见作者丰厚的积累与独特的思考。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李金香
二审:张振萍
三审:吴 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