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1922. 范婧彦 | 郴州市汝城县泉水镇中心小学学生
2025-08-27 09:29:25

  范婧彦

郴州市汝城县泉水镇中心小学学生

作者简介

范婧彦,女,2012年12月出生,就读于郴州市汝城县泉水镇中心小学。

创作背景:作者自幼热爱自然,对家乡郴州的山水怀有深厚眷恋。一次深入莽山原始森林与东江湖的沉浸式游览,被其绝美的自然画卷与淳朴的民风深深震撼。茂林修竹的蓬勃生机、湖光山色的梦幻空灵、乡亲笑容的真诚温暖,交织成一幅动人的“山水情”图景。有感于这片土地独特的自然禀赋与人文温度,作者决心执笔,以细腻的观察和真挚的情感,记录下这份“遗落明珠”的纯净美好,表达对家乡生态之美的赞叹与对淳朴人情的热忱颂扬,寄托“青山永翠、碧水长清、情谊长存”的美好祝愿。

代表作品

郴山郴水映红魂  一脉郴情薪火传

参赛作者:范婧彦郴州市汝城县泉水镇中心小学

指导老师:黄根霞郴州市汝城县泉水镇中心小学

我的家乡郴州,坐落在湖南省东南部的怀抱之中,这里山峦叠翠,水波荡漾,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画卷。郴州不仅有着秀水青山的自然风光,更有着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犹如一颗熠熠生辉的红星,照亮了湖南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郴州的山,见证了无数先辈的牺牲。沿着郴江漫步,仿佛能看到往昔的画面。在抗日战争时期,郴州的百姓在这条江边展开了一场伟大的战争。有这样一位英雄人物,他机智勇敢的特点为我军的作战计划提供了关键的支持——李灿。他是一位英勇的地下工作者。李灿以郴江边的商铺为掩护,与日寇进行着隐秘而激烈的斗争。他聪明地获取情报?传递给抗日队伍,为我军的作战计划提供了关键地支持。

记得在郴州的纪念馆里,详细地讲述了李灿的事迹。他深入敌后,面对敌人地严刑拷打,始终坚贞不屈。他心中怀着对祖国的热爱,对家乡的眷恋。对侵略者的满腔怒火。他在郴江的江水边,多次与同志们约定暗号,利用江水的流动掩护传递信息。有一次,他冒着生命危险,将一份关于敌人兵力部署的重要情报绑在一艘小船上,顺着郴江漂流而下,让抗日队伍成功地阻击了敌人的进攻。

郴山,也在默默地诉说着红色故事。莽山的崇山峻岭间,曾经有红军战士的足迹。他们在这里与敌人周旋,开展游击战争。战士们穿梭于山林之间,利用莽山的地势优势,打击敌人的队伍。那些艰苦的岁月里,他们吃着野菜,穿着破旧的衣衫,却有着钢铁般的意志。他们把对祖国的忠诚,化作了与敌人战斗的勇气,在郴山这片土地上谱写了一曲曲壮烈地赞歌。

郴州的山和水,滋养了这片土地上的儿女,也孕育了伟大的红色精神。这种精神如同郴江的流水一般源源不断,流淌在每一个郴州人的心中。如今,我们在这片充满红色情怀的土地上幸福地生活着,努力学习,传承红色基因,为郴州的繁荣发展,为祖国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让郴州的郴山郴水永远闪耀着红色的情怀。


作品点评

该文章堪称一幅笔触灵动、情感丰沛的山水人文画卷。作者观察敏锐,描绘精细:莽山森林的蓊郁生机,东江湖的梦幻空灵皆跃然纸上,充分调动视觉、嗅觉感官。行文结构清晰,由景及人,自然过渡到对郴州人民淳朴情谊的刻画,是一篇情景交融、感染力强的优秀写景抒情之作。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王君

二审:陈华英

三审:李艳艳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