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1918. 吴俊辰 | 郴州市宜章县第六完全小学学生
2025-08-27 09:16:52

  吴俊辰

郴州市宜章县第六完全小学学生

作者简介

吴俊辰,男,2016年2月出生,就读于郴州市宜章县第六完全小学,性格开朗,成绩优异,爱好阅读,爱好写作。

代表作品

赤诚之心映郴城

参赛作者:吴俊辰郴州市宜章县第六完全小学

指导老师:张婷郴州市宜章县第六完全小学

郴州的山水,向来是养人的。山不甚高,却青翠欲滴;水不甚深,却清澈见底。这般山水,竟也养育了邓中夏这般人物。

一九三三年的上海,是个怎样的地方呢?我想象着:潮湿的弄堂里,青苔爬满墙角;租界的霓虹灯下,晃动着醉生梦死的影子;而某个阴暗的角落里,邓中夏正被特务们拖进囚车。那时的上海,是白区的核心,是“剿共”的前线,空气中飘荡着血腥与恐惧。邓君在狱中的情形,书上写得简略。只说“严刑拷打”“遍体鳞伤”。这八个字背后,是多少种酷刑?老虎凳、辣椒水、电刑,抑或是更不堪的折磨?他的头发被血迹粘在一起——这细节尤为刺目。我忽然想起郴州山间的松树,树脂渗出,黏住飘落的松针,经年累月,竟成了琥珀般的硬块。

“十一号,邓中夏!”狱警的喊声划破凌晨的寂静。那锁链的“哗啦”声,想必惊醒了同狱的难友。邓君穿好衣服——不知那衣服是否已被血水浸透——走向死亡。他喊的口号,书上记得分明:“中国共产党万岁!”“打倒国民党反动政府!”口号声惊醒了众人,他们扑向铁窗,噙着热泪送别。

我暗自思忖,就义前的邓君,当真如此从容?他的声音当真如此洪亮?血肉之躯,经了那般折磨,恐怕连站立都困难罢。然而转念一想,或许正是这超乎常理的坚毅,才配得上“英雄”二字。

郴州的山不高,却养育了硬骨头;郴州的水不深,却映照出赤子心。邓君死后多年,他的同乡们仍在传颂他的事迹。老人们说,邓家的孩子从小就有骨气,读书时便与众不同。这或许只是事后的附会,但人心向善,总愿意相信英雄天生异禀。

偶尔在郴州的深山里,还能遇见几个老人,他们记得邓中夏的名字。他们不说“英雄”,只说邓家的后生”。在他们口中,邓君不是教科书上的符号,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爱吃辣,嗓门大,写字时总喜欢把毛笔咬在嘴里。

英雄骨成灰,灰飞烟灭;而凡人记忆中的那些琐碎细节,反倒更见真实。


作品点评

这篇作文以邓中夏烈士的事迹为线索,将历史叙事、个人感悟与地域文化巧妙融合。全文既有对革命者坚贞不屈的崇高礼赞,又有对历史真实的理性叩问;既有壮怀激烈的场景再现,又有温情朴素的生活细节。总评:《赤诚之心映郴城》——历史与诗意的双重书写。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王君

二审:陈华英

三审:李艳艳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