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0712.曹晨 | 郴州市资兴市职业技术学校学生
2025-09-23 11:00:58

  曹晨

郴州市资兴市职业技术学校学生

作者简介

曹晨,男,2007年3月出生,郴州市资兴市职业技术学校学生,获2024年上学期“优秀班干部”称号。

创作背景:作者对探索世界怀有极大的热忱,尤其热爱旅行。山川大海、风土人情深深吸引着他。为了更深入地理解和分享旅行的魅力,他成功考取了导游资格证,乐于学习新事物,期待在未来的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成长,踏实前行,创作此文。

代表作品

小东江的晨雾与星光

参赛作者:曹    晨郴州市资兴市职业技术学校

指导老师:廖慧敏郴州市资兴市职业技术学校

我在小东江景区当实习生的这段时间,过得比上体育课还充实。每天五点半到岗,天还蒙着层青灰色,江面的雾气像煮沸的牛奶,慢悠悠往山腰上爬。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我总以为景区工作就是看看风景带路,现在才明白,这里的山水藏着大学问。

晨雾里的睁眼瞎体验

第一次值早班差点闹笑话。凌晨五点二十,我揣着两个包子往观雾栈道跑,手电筒光柱打在青石板上,突然看见前方飘着个白影。我吓得一激灵,凑近才发现是位穿白衬衫的老伯在打太极。后来才知道,这位雾中仙人是河南摄影协会的,每天这个点来拍晨雾。

现在我已经能通过雾气浓度判断游客量:薄雾如纱时,长枪短炮的摄影团居多;浓雾漫到腰间,准是亲子游高峰。有次帮迷路的广东游客找团队,对方操着塑料普通话问:小哥,这雾是不是你们人工造的?我指着远处若隐若现的撒网点:您看那些黑色浮标,那是为了保持水体含氧量。

千福塔徒步:3.8公里的移动健身房

下班后徒步到千福塔是我独创的健身课程。从景区入口到塔底,要经过三座石拱桥、两片竹林,还有段布满鹅卵石的足底按摩路。有次跑太快在竹林拐角摔个四脚朝天,手掌蹭破皮,现在那个位置还留着道浅浅的疤——同事戏称这是东江湖勋章。

塔顶的风是天然的醒脑神器。有次带着满身汗味爬到第九层,正巧遇见夕阳给塔身镀金边。远处小东江的晨雾观测点亮起灯,像撒在水面的碎钻。我突然想起师傅的话:千福塔和晨雾一样,都是东江湖的眼睛。现在每次登塔,我都会在第三层石雕前驻足,那些手持法器的护塔天王,总让我想起实习手册里的安全守则。

湖边的运动场:把山水当健身房

我的锻炼计划完全跟着自然节气走。立夏后每天沿栈道跑三公里,江风裹着水汽扑在脸上,比空调房舒服;那天在门楼游客中心按摩脚底后,在桂花树下伸展时,见只麻雀在花坛边蹦跶,我的平板撑愣是多撑了三十秒。

实习手册上写着东江湖总面积160平方公里,但在我眼里,它就是每天跑过的3.8公里山路、扫过的无数级台阶、看过很多次的完整晨雾。昨天下班后,我偷偷在千福塔的祈福墙上系了根蓝丝带——不是为保佑什么,就是觉得这片山水,值得个小小的仪式感。


作品点评

这篇手记以中职生的视角,将实习日常与山水自然巧妙交融,呈现出鲜活的成长图景。晨雾中的观察、竹林摔跤的勋章、与保洁阿姨的趣味锻炼,这些细节既见工作日常的烟火气,又暗含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作者没有刻意拔高,而是用乌龟晒太阳麻雀蹦跶等生动意象,让东江湖的晨昏有了温度。最妙的是将运动计划与节气结合,把门楼广场变成天然健身房,既展现中职生的务实特质,又传递出山水即课堂的深层感悟。蓝丝带的仪式感收尾,恰如晨雾中的一缕光,点亮了人与自然互惠共生的诗意。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李金香

二审:张振萍

三审:李艳艳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