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0587.曾浩宇 | 郴州市永兴县第一中学学生
2025-09-04 17:35:05

  曾浩宇

郴州市永兴县第一中学学生

作者简介

曾浩宇,男,2009年4月出生,郴州市永兴县第一中学学生,曾获学校“拔尖学生”。

代表作品

小城夏日,郴情正浓

参赛作者:曾浩宇郴州市永兴县第一中学

指导老师:邝珍郴州市永兴县第一中学

夏日的热浪带着它独特的韵律涌来,也裹挟着生命最为炽烈地绽放。家中窗棂镀上了一层融融暖金,那是故乡郴州永兴慷慨呈上的落日华章。我想,好好看一遍我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

“妈妈!我去散步啦。”

“晓得啦,早点回来吃晚饭咯。”

轻合上门,踏步向前,只见那若隐若现,躲躲藏藏的夕阳投下万道金光,泼洒在这街道之上,为每个出门人铺就着温暖的道路。我家住在老城区,这里的街道是饱满甚至拥挤的:车辆静泊路旁,挨挨挤挤的各色小店——衣铺、菜摊、吱呀作响的老式缝纫店、叮当作响的五金行……它们承包着百姓们的衣食住行,“出门便是三百六十行”是郴州为它的人民呈上的便利与关怀。

郴州山水错杂,或处于郊区独领风骚,或与城区完美融合,使山中有城之繁华,城中亦有山之美景。伴随着耳边“喋喋不休”的知了声,我看向远处的山头,夕阳正端坐在那儿,默然俯视,宛若慈祥的智者。我不禁加快脚步。走近看才知,山腰正有层层错落得茂盛的菜畦,一条弯弯细流如银链般从中蜿蜒穿过,别有王安石诗中所说“一水护田将绿绕”的情致。即使是在城区,乡村情趣也随处可见。居民们亲手栽植的绿叶菜蔬,在阳光雨露滋养下自在生长,那份收获时的欣慰,不仅是舌尖的安心,更为这座小城平添了几分率真质朴的风情。

一转眼工夫,夕阳渐渐亮上了眼眸,天色渐渐暗淡,但郴州人的夜生活才刚刚开始,郴城彻夜未眠。走过威严的公安局,走过十字路口,来到了这永兴最繁华的街道——干劲路。闪烁的灯光如星河淌入了这条街道。倘若从高处鸟瞰,必能见到一条晶莹的十字光带,标记着永兴夜晚的盛会之星!

街边的店铺不断传来推销声,热情的店员向来往的人流招着手,迎接每一个进店的客户。我瘦瘦的身躯在小摊贩和人流之间穿来穿去,拘谨的身形仿佛与这喧闹景象格格不入。我这才想起,常在杏坛书香中,“读书人”的身份既成就自己,却又莫名束缚了我的人间烟火。我只得以好奇的眼光观察着永兴这一年的变化:昔日光秃秃的楼房刷上了新漆,铺设了绵延的灯带;陈旧的门户开办了新的店铺,装修风格的改变也告诉大家现代化的到来。正如街道名字一样,永兴人民在工作中有干劲,对生活有热情。人们在灯光中享受着各自的生活,有情人相互偎依,家人们欢笑不断,五湖四海的旅客们安然自在,这是“民生之乐”的盛世,亦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具象呈现。

身为新青年,何不入世,让人间的繁花化作自己的锦绣?

看过繁华,我开始归程。逐渐远离主干道,喧嚣如潮水般退去,街边又归于宁静安详。“今晚夜色真美”月光不及日光热烈,轻柔地披在街道,赠予着人们“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满祝福。我不禁想起初中时,早晨与夜晚,我也是踏着这熟悉的街道,或结伴或孑然一身,抬头望天,走向校园与家。如今一年高中飞逝,这里的宁静依然让我倍感欣慰。《剑来》中说:“明作何解?既是内心光明无垢,也是这日月齐在。”方寸人间,各有劳碌奔忙,亦各有心头微光闪烁。人们在各自领域奋力前行,内心那份坚毅也在岁月中沉淀得愈发厚重。何不在忙碌之余凝望夜空,披一身清辉,汲取一份天地间的安然?那万家门扉透出的盏盏灯火,不正是尘世里岁月静好的最温暖图证?

再回到菜畦山脚下,心中所想非儿时传闻此地有蛇出没,亦非菜畦中的青翠欲滴,而是郴州人骨子里那“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勇于拼搏的奋斗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郴州的发展日新月异,从环卫工人的尽职尽责,再到政府人员的呕心沥血,郴州人民正如青青菜畦一般茁壮成长,在风雨中挺立,在春风中吐新芽,一步步走向新的生活。

感慨万千萦绕心头,不知不觉中,家门已在眼前。门外,我见到灯光明亮,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桌上承载着家庭的美满。耳边传来妹妹的嬉笑,亲情的温暖乘着清风,沁人心脾。

“妈妈,我回来啦!”

生活在这叫作郴州,叫作永兴的城市,真好!


作品点评

本文以夏日散步为线索,描摹郴州永兴的烟火画卷。老城区的市井百态、干劲路的繁华夜景、菜畦山的奋斗精神,层层铺展。文字兼具诗意与哲思,将个人成长、城市变迁与民生愿景相融,让故乡的暖与时代的劲交织,读来满是对永兴的热爱与归属感。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李金香

二审:张振萍

三审:吴娜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