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欣
郴州市资兴市职业技术学校学生
作者简介
刘欣,女,2007年1月出生,郴州市资兴市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热爱舞蹈与歌唱,擅长民族舞与流行音乐表演,多次获评“学习标兵”;已取得导游资格证,目前在东江湖景区实习。
创作背景:在东江湖实习期间,作者将专业知识与实践结合,参与景区文化推广工作,用生动讲解为游客展现自然之美。创作此文,期待未来在文旅领域深耕,用专业与热情传递文化魅力。
代表作品
在山水褶皱里书写青春注脚
参赛作者:刘 欣(郴州市资兴市职业技术学校)
指导老师:廖慧敏(郴州市资兴市职业技术学校)
清晨五点半,小东江的观雾栈道已泛起白雾。我裹紧实习工装,望着江面腾起的白纱,想起三个月前初到东江湖时的局促——那时我连“雾漫小东江”的成因都背不熟,只能躲在导游身后记笔记。如今,我可以很自豪的告诉游客:“小东江的水温常年保持在4-8摄氏度,4月开始,气温上升水汽在峡谷间凝结成雾,这是东江湖写给晨曦的情书。”
在我的实习日记里,写满了青石板路的温度。2.5公里的步道,26处瀑布,我跟着景区的大叔叔阿姨们走过无数次。在双龙瀑前,游客们惊叹于三级跌落,而我更在意岩壁上那片青苔——叔叔说它们已生长了三十年,比任何数据都更鲜活地记录着瀑布的呼吸。
我拿到导游证的那天,我特意回到初次实习的小东江观景台,如今,我能指着江面若隐若现的渔船,向实习同伴讲述:“这些撒网人,他们曾经世代以捕鱼为生,如今他们的身影,成了摄影家镜头里最动人的文化符号。”
郴州的山水是活的,它在晨雾中舒展,在瀑布里歌唱,在实习生的笔记本里生长。当我终于能将“南洞庭”的波光、“赛桂林”的烟雨与湘南文化的肌理融会贯通,才真正理解了导游的意义:我们不是山水的转述者,而是连接自然与人文的桥梁。在这片被苏仙眷顾的土地上,我的导游证,正成为通向更广阔天地的船票。
此刻,小东江的雾气已漫过竹筏,我望着江面上撒网的渔夫,忽然懂得:所谓“郴情”,既是山水对城市的千年守候,亦是青春在时光长河里的永恒激荡。我愿做这山水间的摆渡人,用脚步丈量每一块岩石的故事,用声音传递每一缕雾气的温度,让更多人听见郴山郴水的深情告白。
作品点评
这篇散文以诗意笔触勾勒出实习导游的成长轨迹,在山水与人文的双重浸润中完成青春叙事。全文以郴情作结,在山水守候与青春激荡的共振中,完成从实习生成长为文化使者的精神蜕变,字里行间跃动着新时代文旅人的使命担当。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李金香
二审:张振萍
三审:吴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