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0568.李丞曦 | 郴州市第一中学学生
2025-07-29 14:54:44

  李丞曦

郴州市第一中学学生

作者简介

李丞曦,女,2008年9月出生,郴州市第一中学学生。曾多次在校级比赛中获奖。

创作背景:作者从小在郴州市永兴县长大,自小学起对写作就有着浓厚的兴趣,对语文这门学科也有着独特的情感。出于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家乡风景的迷恋,借这次文学大赛的契机,写下此文,记录雨中风景。

代表作品

雨中情的地方

参赛作者:李丞曦郴州市第一中学

指导老师:彭梓泰郴州市第一中学

雨是大自然的语言,是随心而有情的产物。郴州,或许是作为南方的小城,雨似乎很钟情这儿。雨落郴城,水韵芳华。窗外烟雨朦胧,漫步校园之中,雨下不停……

唯郴城之雨,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雨落在不同的地方,就会有不同的声响。有时候,郴城的雨来得很无厘头。它好似只是想路过一趟这座小城,便打碎了太阳,碎成了流星,降落。我在校园里无厘头地走着,越过高缓的长坡,闻着花的清香,伴雨而行,映入眼帘的,是苏母墓。雨水滴答,溅起细碎的星沫,空灵清脆的声音宛若云雀酣畅淋漓,又似两颗小巧玲珑的玻璃弹珠轻轻一碰,急促却流畅。细雨绵绵,轻轻打在墓碑上,顺着冰冷的石面滑落,像是抹不去的泪痕,深灰色的墓碑上镌刻着历史的痕迹,被那晶莹剔透的雨水裹挟着。或许是思念的吧,光下,拉起银色的细线,好似苏母那花白的青丝,勾勒,交织,泛起圈圈涟漪。雨是天空的眼泪,落至此,是否也是历史的回响?是想起了郴州百姓民生疾苦,还是感触于苏耽救济苍生?抑或是只想看看这莘莘学子以笔书写芳华,看看这蕴藏在郴城的校园情……

雨从来都不是无情的。它是水墨画的钟情之士,融进这天地中,它时而清晰,时而模糊,让光线变得朦胧。空中的水倾泻而下,地上的水肆意流淌,濡湿的校园别有一番风味。穿越一抹又一抹翠绿,抚着沉静的文化碑,踏上长满青苔的石阶,随雨而现的,是那口橘井。雨水洗涤着这千年古井,尘封的历史记忆仿佛以雨为钥缓缓打开。橘井泉香,雨水洒落在井里,深闷,沉郁,如轻槌敲击木鱼那般深沉。或许,这是雨在祈福。它坐落在校园里,也守护着校园,古色古香的韵味更浓了一番。井口前有十一座小石狮,个个庄严而伟岸,即使被雨水狠打也不为所动,目视前方,眼里饱含坚定。雨点是有情的,渐渐小了,水汽弥漫,整个城市的颜色淡了,色调清新雅漾,当雨落下,便会像此刻的我一样—侧耳倾听。

细雨沙沙,树叶窸窣,下课铃随之准时敲响,拉上雨帘子的教学楼也热闹起来。雨中的日子总是湿漉漉的,打湿了流年,圈住了回忆。窗台边,人头攒动。有人驻足远望,多情的眼眸映出雨的形状,在想着什么?有人奔走下楼,婉拒了雨的阴沉,向着天空举起彩色的盾牌,朋友间,在说些什么?雨又下得大了,校园被笼上了一层雾,不过还好,或许是惬意的吧,大家脸上似乎都挂着笑,三三两两跑出校园。广播响起悦耳的声音,雨落下,人群中总能听见两句蹩脚的郴州话,你笑我,我笑你,谈笑间,绘出郴城的模样。小城,小语,轻呢。

汀花雨细,水树风闲。雨,是天地间的秘密信使,细碎的脚步行遍了濡湿的校园。郴州,这被雨浸湿了的城啊,我在,在等雨停,在等你。


作品点评

本文以郴州的雨为线索,串联校园景致与历史回响。雨打苏母墓的空灵、润橘井的深沉,交织着苏耽救民的传说,让雨有了历史温度。下课铃、笑语声融入雨景,显市井温情。文字如细雨般灵动,将自然之雨与人文之思相融,读来余韵悠长。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李金香

二审:张振萍

三审:吴娜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