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0687.付招娣 | 郴州市宜章县养正中学学生
2025-09-16 15:55:15

  付招娣

郴州市宜章县养正中学学

作者简介

付招娣,女,2008年12月出生,郴州市宜章县养正中学学生,2021年宜章县二中艺术节绘画比赛三等奖;获2022年校体操比赛金奖;2025.年“我与韶山行”研学活动优胜奖

代表作品

郴州:山水人文共绘魅力长卷

参赛作者:付招娣郴州市宜章养正中学

指导老师:张  菁郴州市宜章养正中学

在湘南与广东的交融之处,藏着一座如璀璨明珠般的城市——郴州。它似被大自然偏心馈赠,将亿万年沉淀的瑰丽山水、薪火相传的红色基因,与烟火缭绕的古城韵味相融,编织成独特的魅力网,引得四方友人奔赴这场“郴州之约”。

郴州的自然景致,是上天挥洒的浪漫。莽山,宛如遗世独立的生态秘境,踏入其中,仿若开启一场与自然的深度对话。独特的气孔结构,让山林自带清凉滤镜,古树在岁月里缄默,每片叶子都藏着生态的密码;东江湖则是梦幻的调色盘,破晓时分,薄雾似轻纱漫卷,渔船在朦胧间若隐若现,撒网的瞬间,仿佛将天地灵气一同收入网中。黄昏时,落日余晖倾泻,波光与晚霞缠绵,晕染出的水墨意境,在心底晕开不散;高椅岭更是地质奇迹,大自然以鬼斧神工,把丹霞地貌雕琢得淋漓尽致。岁月洪流冲刷出的独特纹理,让每一块岩石都成了时光的活化石,山水相依间,尽显雄浑与灵秀,叫人忍不住惊叹造物主的神奇。

这座城市更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裕后街,承载着郴州两千余年的历史重量。青石板路蜿蜒,古老建筑错落,曾几何时,这里商客云集,石板上的车辙、墙上的斑驳,都在诉说往昔作为交通要冲的辉煌。苏仙岭的传说,为城市添了几分浪漫仙气——苏耽救母的故事口耳相传,“天下第十八福地”的名号,让每一寸山石都沾染了灵韵,岩壁上的“福”字,是人们对生活最质朴的祈愿。

红色基因,更是郴州的精神底色。“半条被子”的温暖故事,在汝城沙洲村永续传承。三位女红军与徐解秀老人的鱼水情,用半条被子诠释了共产党的初心,这质朴的故事,如同一把火炬,照亮信仰之路;宜章年关暴动的枪声,曾划破长夜,燃起湘南起义的烽火,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郴州人,在逐梦路上无畏前行。

当夜幕降临,郴州的烟火气便成了最动人的景致。夜市里,摊位与门店烟火蒸腾,忙碌了一天的人们相聚于此。烫皮裹着香脆馅料,咬一口,“咔嚓”声响里满是满足;栖凤渡鱼粉的鲜香在舌尖炸开,爽滑米粉与浓郁鱼汤缠绵,每一口都是郴州人对生活的热爱注脚。

郴州,这座把山水灵秀、人文厚重、红色炽热与烟火温情融合的城市,似绚丽烟火般,持续释放着独特魅力。它张开怀抱,邀请四方来客,投身这方天地,定会收获一场满载而归的奔赴,让你沉醉于它的万种风情,不愿醒。


作品点评

这篇文字以灵动笔触勾勒郴州全貌,从莽山、东江湖的自然奇景,到裕后街、苏仙岭的人文底蕴,再到“半条被子”的红色记忆与夜市烟火,层次分明。文字兼具画面感与感染力,将山水之魂、历史之韵、精神之基熔于一炉,让郴州的多元魅力立体可感,读来如临其境。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李金香

二审:张振萍

三审:李艳艳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